西风落梧桐,凉透纱窗里。无限玉关情,暗逐风声起。
梧桐落尽芙蓉衰,含愁强整边城衣。妾心如丝为君理,头绪虽多终自持。
箧笥纷纷出素帛,染紫翻红费颜色。双杵捣砧空外鸣,声声尽是闺中力。
火燃金斗熨贴平,纫针补缀对短檠。自把腰身试宽窄,恐君不称平生情。
妾心用尽君应识,愿君著时须爱惜。
译文:
西风扫落梧桐叶,凉爽渗透纱窗内。无尽的边关情意,悄然随着风声起。
梧桐落叶芙蓉枯萎,含着忧愁勉强整理边城的衣裳。妾心如同细丝为您理顺,尽管头绪繁多但始终自我支撑。
箱子里纷纷拿出素帛,染成紫色和红色费尽颜色。双杵在门外敲击捣衣声,声声皆是闺房中的辛勤努力。
火炉点燃铜斗熨平衣物,纫针缝缀对着短檠工作。自己尝试调整腰身的宽窄,恐怕不能称君的心意。
妾心用尽君应当了解,愿你时时需要爱惜珍惜。
注释:
- 西风落梧桐 - 秋风中梧桐树叶落下。
- 凉透纱窗里 - 清凉的气息透过窗户吹进室内。
- 无限玉关情 - 无尽的思念如玉关一样坚固。
- 暗逐风声起 - 暗中跟随风吹动的声音。
- 含愁强整理边城衣 - 含着忧愁勉强整理边城的衣裳。
- 含愁 - 含着忧郁。
- 强整 - 勉强整理。
- 边城衣 - 指的是边塞地区的服饰。
- 妾心如丝为君理 - 我的心像细丝一样为你梳理。
- 双杵捣砧空外鸣 - 双杵敲打砧石的声音在室外回响。
- 声声尽是闺中力 - 每一声响起都代表着闺房里的努力。
- 火燃金斗熨贴平 - 火炉中的金属斗用来熨烫衣物使之平整。
- 自把腰身试宽窄 - 自己试着调整自己的腰身大小。
- 恐君不称平生情 - 恐怕这不符合你我之间长久的情感。
- 妾心用尽君应识 - 我的心思已经用尽,您应该能够感受到。
- 著时须爱惜 - 请在适当的时候好好爱惜。
赏析: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对远方丈夫深切的思念和担忧。开头两句“西风落梧桐,凉透纱窗里”描绘了西风吹过梧桐树,带来一丝丝凉意,穿透了窗户,暗示了天气转冷,也象征着女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接下来“无限玉关情,暗逐风声起”表达了她无法控制的思乡之情,以及因想念而引起的情绪波动。
接下来的四句“含愁强整理边城衣,妾心如丝为君理”,则形象地描述了女子为了不让思念影响到丈夫的心情,强行整理边城服饰,同时内心如丝般地为丈夫着想。这种情感上的牵挂不仅体现在外在的行为上,更深刻地影响了她的心理世界。
诗中还表现了女子在家庭劳动中的辛劳与坚持:“箧笥纷纷出素帛,染紫翻红费颜色”,“双杵捣砧空外鸣”,这些细节描绘了她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承担家务劳作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她的坚韧和不易。
结尾处“自把腰身试宽窄,恐君不称平生情”透露了女子对自己身体变化的敏感和担心,她担心丈夫因为长时间分离而对她的变化视而不见或不再重视,体现了她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和对丈夫的爱恋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女性角色的刻画,传达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深情厚谊,以及女性在传统社会中面对生活压力时的坚强与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