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清溪路,花藏白石岩。
病偏宜短褐,老不废长镵。
阶水鹅儿浴,池泥燕子衔。
尽堪吟弄去,风月两三函。
【注释】:
竹影清溪路——竹影洒在清澈的小溪边。
花藏白石岩——花朵藏在洁白的岩石下。
短褐——粗布的衣服。
长镵(chán)——长柄的农具,这里指犁。
阶水——台阶下的流水。
池泥——池塘里的淤泥。衔——把东西含在嘴里或叼着不松口。
吟弄——吟咏、吟咏玩味。
两三函——“三两”是古代量词,“函”是封皮,此处泛指诗书。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田园风光。全诗以清雅淡远的笔调,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气而又宁静致远的图画。
首联“竹影清溪路,花藏白石岩”,诗人从眼前之景落笔,写竹影、花影映入溪中的情景。“竹影清溪路”一句中的“竹影”,是说溪边的竹子的影子投在了小路上,给人以静谧之感;“花影”则是指花的影子倒映在水中,显得格外娇艳动人。这两句诗通过竹影和花影两个景物,营造了一种宁静、清新的意境。“竹影”、“花影”这两个意象,既点明了季节,又渲染了环境气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绿竹丛中,闻到了阵阵清香,感受到了丝丝凉意。
颔联“病偏宜短褐,老不废长镵”,进一步写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对生活的态度。“病偏宜短褐”,是说自己生病时偏爱穿朴素的短衣;“老不废长镵”,则是说自己虽已年迈,但仍然喜欢拿着长镵耕作,表现出一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这两句诗不仅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还表达了他对自然、对社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颈联“阶水鹅儿浴,池泥燕子衔”,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池塘边的景色。“阶水”指的是池塘边的台阶上的积水;“池泥”则是指池塘里的泥土。“鹅儿浴”、“燕子衔”都是动态的景象,与上联的静态景象相呼应,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尾联“尽堪吟弄去,风月两三函”是说在这美丽的风景中,诗人可以尽情地吟咏玩味,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时光。这里的“风月”指的是自然景色和美好的时光,“两三函”是指诗书等文学资料。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影、花影、阶水、池泥等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乐观、豁达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