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夜始多梦,升沉顷相寻。
蟋蟀入床下,萧序已载阴。
褰裳出庭户,河汉清且深。
华月挂林杪,高鸿送哀音。
百岁岂不多,半为风雨侵。
嗟彼蜗角名,烦此孤鹤心。
流水激古洲,高山出远岑。
子期果难逢,独卧枕素琴。
翻译:
秋夜,深夜的梦境开始增多,起伏的人生仿佛在梦中寻找。
蟋蟀进入床下,萧瑟的秋风已经吹过房间。
提起衣裙走出庭院,银河清晰可见又深又远。
华丽的月亮挂在树梢上,高飞的大雁传递着哀伤的声音。
百年的生活难道不多吗?一半被风雨侵袭。
唉,那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落名利,让我烦恼如一只孤鹤之心。
大河冲击着古老的小岛,高山出现在远方的山峦之间。
知音真的很难遇到,只能独自躺在枕边弹奏素琴。
注释:
- 凉夜: 凉爽的夜晚。
- 升沉: 比喻人生起伏不定。
- 萧序: 指秋冬之交的寒风。
- 河汉: 银河,古人认为银河连接着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
- 林杪: 树木的顶端。
- 哀音: 悲伤的声音。
- 半为: 多半被。
- 蜗角: 形容微小的地方或地位。
- 子期: 《列子的·汤问》中的人物,善于弹琴,后泛指知音。
- 孤鹤心: 孤独高洁的心性。
- 古洲: 古老的小岛。
- 远岑: 远处的山。
- 素琴: 白色的琴,通常指古琴。
赏析:
此诗以“秋夜”开篇,通过描述夜晚的景象与心境,引出诗人对人生、命运以及知音难求的感慨。诗人以“凉夜始多梦,升沉顷相寻”开头,生动地描绘了深秋之夜,人们往往容易入梦,梦中经历人生的起伏与变迁。这种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意,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接着,“蟋蟀入床下,萧序已载阴”两句,通过蟋蟀的叫声和萧瑟的秋风,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使得诗人的内心感受更加强烈。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华月挂林杪,高鸿送哀音”,描绘了明亮的月光和高飞的大雁,这些美好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心中的哀伤相互映衬,形成了鲜明对比。诗人感叹百年的生活充满了风雨与挑战,而“半为风雨侵”则直接表达了这种无奈和辛酸。
在表达对人生苦难的感叹时,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通过“嗟彼蜗角名,烦此孤鹤心”两句,将个人的情感上升到了更高层次的思考。诗人用“蜗角”与“孤鹤心”两个比喻,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名利和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境和痛苦。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真正友谊的渴望。这种深刻的思考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整首诗以“流水激古洲,高山出远岑”作结,再次强调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子期果难逢,独卧枕素琴”两句则以期待知音为主题,表达了诗人虽然遭遇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依然保持着高尚的人格和独立的精神,愿意独自一人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知音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传达了对生命真谛的探索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