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蘋红蓼正清秋,苕霅聊为汗漫游。
黄菊东篱元亮径,绿蓑西塞志和舟。
人言老矣终何用,自笑生兮本若浮。
薄有勋名在丘壑,山中初拜醉乡侯。
白蘋红蓼正清秋,苕霅聊为汗漫游。
黄菊东篱元亮径,绿蓑西塞志和舟。
人言老矣终何用,自笑生兮本若浮。
薄有勋名在丘壑,山中初拜醉乡侯。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
- 诗意解析:“白蘋红蓼正清秋”,描述了一幅秋天的景色,白色的蘋草和红色的蓼花在秋风中显得格外醒目。这里的“白蘋红蓼”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色彩,也象征着诗人的生活态度或心境。
- 关键词注解:“白蘋”通常指代芦苇,而“红蓼”指的是蓼科植物,两者均生长于水中或湿润的环境中,这可能暗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或追求。
- 赏析:通过这种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情怀。秋季往往与收获、反思和准备过冬有关,这里也许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思考。
第二句:
- 诗意解析:“苕霅聊为汗漫游”,苕霅指的是苕溪和霅溪,这两处水系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用“聊为汗漫游”形容自己虽然身处繁忙的生活中,但仍保持着一定的自由自在。
- 关键词注解:“汗漫游”在这里可能是指忙碌之余的轻松游玩,反映出诗人尽管忙碌但也能保持一份宁静。
- 赏析: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在繁忙生活中寻找到的小确幸,即使是简单的游历也能带来心灵的放松。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句:
- 诗意解析:“黄菊东篱元亮径”,黄菊指的是黄色的菊花,东篱则是指东面的篱笆,元亮则是晋代的陶渊明,以其《归园田居》闻名。这句诗可能是引用陶渊明的诗句,表达了一种隐逸的高远志向。
- 关键词注解:“东篱”在古代文人墨客中常用来象征隐逸之地,而“元亮径”则是陶氏家族的故居之一,此处用以代表隐者的生活场所。
- 赏析:此句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尊重。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展现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第四句:
- 诗意解析:“绿蓑西塞志和舟”,西塞山位于现今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这里曾是三国时期孙权设防的地方。绿蓑可能是指船夫所穿的衣服,而“和舟”则表示与江上船只共度时光,享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
- 关键词注解:“西塞”在历史上是一个军事重地,这里也可能隐含着对于权力斗争的隐喻。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与世无争、享受生活的愿望。通过这种描述,诗人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
第五句:
- 诗意解析:“人言老矣终何用”,这句话直接回应了读者可能对诗人年岁增长、是否还保持年轻心态的疑问。这里的“老矣”并非贬义,而是对人生经历的自然描述。
- 关键词注解:“人言”表明这可能是外界对诗人的看法或评价。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即使面临衰老,也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阶段的一种接受,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第六句:
- 诗意解析:“自笑生兮本若浮”,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命状态的一种自我调侃和肯定。“生兮”是一种反问,表示诗人认为自己的生命就像飘浮不定的树叶一样,随时可能改变。
- 关键词注解:“自笑”表明诗人对自己的一种幽默自嘲。
- 赏析:诗人通过这种表述方式,展示了其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同时不失为一种生活哲学上的乐观主义。
第七句:
- 诗意解析:“薄有勋名在丘壑”,这里的“勋名”可能指的是诗人所获得的名声或者成就。而“丘壑”则代表了隐居山林的意境。
- 关键词注解:“丘壑”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远离尘嚣,隐居山林,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种表达既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也反映了其内心深处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第八句:
- 诗意解析:“山中初拜醉乡侯”,这里“酒乡侯”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酒乡神,代表着酒的故乡和欢乐的象征。“初拜”意味着初次拜访或开始享受这种乐趣。
- 关键词注解:“初拜”表明这是一种新鲜而愉悦的体验。
- 赏析:诗人通过这种表述,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简单生活方式的赞美。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满足,也是对所有追求心灵平和的人的一种启发。
《次韵答孙汝师见赠吴兴卜居之作》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美景欣赏的诗,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生价值、生活态度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分析和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安希范的思想情感及其艺术风格,从而更加全面地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