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夕不得志,仗剑倚落日。
地僻过客少,径冷藓迹密。
白露下野草,岁序自倏忽。
感此怆五内,有美意不怿。
念子久不至,慷慨咏远室。
所契在沥胆,岂曰著与述。
一壑幸独保,把臂岂自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寄何生》。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特定的意境和含义。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五仄体寄何似公
向夕不得志,仗剑倚落日。
地僻过客少,径冷藓迹密。
白露下野草,岁序自倏忽。
感此怆五内,有美意不怿。
念子久不至,慷慨咏远室。
所契在沥胆,岂曰著与述。
一壑幸独保,把臂岂自失。

注释:

  • 五仄体 :这里可能指的是诗歌的格式或风格。
  • 何似 :如何像,怎么样。
  • 向夕不得志:傍晚时分心情不痛快。
  • 仗剑倚落日:拿着剑靠在落日下。
  • 地僻过客少:偏僻的地方很少有过往行人。
  • 径冷藓迹密:小路又冷又潮湿,苔藓痕迹密布。
  • 白露下野草:秋天的露水落在野外的草上。
  • 岁序自倏忽:岁月如流水般迅速流逝。
  • 怆五内:悲伤五脏六腑。
  • 念子久不至:想念你很长时间都不来。
  • 慷慨咏远室:慷慨激昂地在远处的房间吟咏。
  • 所契在沥胆:彼此之间有深厚的契合。
  • 岂曰著与述:难道只是着笔和叙述吗?
  • 一壑幸独保:幸好只有一处可以隐居。
  • 把臂岂自失:握着手互相安慰,不会失去彼此的信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秋日落日、僻静小径、野草丛生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因不得志而产生的孤独、伤感和思念之情。整首诗以“五仄体”形式出现,使得诗句更加简练而富有韵律感。诗中的意象丰富,从落日到霜露,从冷径到野草,都展现了一个秋天的宁静而忧伤的画面。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诗中的“所契”、“岂曰”等词语,更是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与内心世界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