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别中宿,二月下阳春。
未尽登临兴,终为寂莫人。
虚名难隐世,文字苦随身。
独立千峰外,长歌怀道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的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主要意象,根据意象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高秋别中宿”意思是:深秋时节告别了故乡的居处,“二月下阳春”意思是:二月,正是大地回春的时节,“未尽登临兴”意思是:未能尽情欣赏登临的乐趣;“终为寂莫人”意思是:最终落得孤孤单单一人;“虚名难隐世”意思是:虚名是难以在世上隐藏的;“文字苦随身”意思是:写文章也常常伴随着痛苦。“独立千峰外,长歌怀道真”意思是:我独自站在万山之巅,放声高歌来表达我的高尚志向。赏析时要注意炼字和意境营造。

【答案】

译文:

深秋时节告别了故乡的居处,二月正是大地回春的时节,但我还未能尽情享受这登临的乐趣。终究是孑然一身,无人共语。虚名是难以在世上隐藏的,文字也常常伴随着痛苦。我独自站在万山之巅,放声高歌来表达我的高尚志向。

注释:“游阳春作”中的“游阳春”指游于阳春三月,即春天。

赏析:

此诗是作者辞官归里后隐居山林所作。诗人在首句交代了出游的背景——深秋时节告别了故乡的居处。次句点明出游的时间——二月正是大自然万物复苏的春天。第三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尽管春天来临,诗人却没有充分领略大自然的魅力。最后两句抒发诗人的情感——“终为寂莫人”,表明自己孤独一人;“虚名难隐世”,暗示自己虽然有名声,但无法在世俗中得到认可。而自己的志向则是高尚的,因此只能借山水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这首诗体现了作者隐逸生活的心态,以及他在仕途失意后的无奈与悲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