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音入清梵,池上有人来。
刻作千华漏,承将九品台。
细微通白业,馀润及青苔。
莫道无源委,坳堂水一杯。

【注】圆音:佛教语,指佛的功德。清梵:清净的梵呗,指佛教诵经声。池上:指池塘上。刻作:雕刻成。千华漏:即千花漏,古代一种计时器。九品台:指宫殿中的高台。白业:佛教用语,指清净、纯净的行为。馀润:余水。坳堂:低洼之地或小水塘。

【赏析】

这首诗是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莲漏这一物象,来表达他对佛教教义和修行方法的理解及对生活的态度。

首句”圆音入清梵,池上有人来”,诗人以”圆音”比喻佛的功德,”清梵”指清净的梵呗。诗人将佛的功德比作池塘上的莲花,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佛的崇敬之情。

第二句”刻作千华漏,承将九品台”,诗人用”刻作”和”承将”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莲漏的制作过程和用途。莲漏是一种计时器,诗人通过描写莲漏的制作过程,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理解。

第三句”细微通白业,馀润及青苔”,诗人通过描绘莲漏的细节部分,表达了对佛教修行方法的理解。莲漏的细微之处,如水滴、水流等,都与佛教的修行有关。诗人通过对莲漏的描述,传达出对佛教修行方法的认同。

最后两句”莫道无源委,坳堂水一杯”,诗人用”莫道”和”坳堂”两个词,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他认为生活就像一杯水,虽然看似平凡,但却充满了意义。诗人通过这句诗,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佛教教义的坚持。

整首诗通过对莲漏这一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以及对生活的看法。诗人以物喻理,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佛教教义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