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门何处觅侯封,占得荒山老此农。
云气有时遮矮屋,风涛无故响高松。
肩泉自拟寻源入,腰石还思索米舂。
人世欲闲闲不得,鸡声啼破五更钟。
以下是《马山杂咏三十韵》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和赏析:
- 诗句解读:
- “青门何处觅侯封”:在青门寻找侯位,意味着诗人想要获得功名利禄,但未能如愿。
- “占得荒山老此农”:占据了荒芜的山头,过着农民生活,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 “云气有时遮矮屋”:云气时隐时现,遮蔽了简陋的房子,暗示世事无常,人事难测。
- “风涛无故响高松”:风涛声突然响起,高松不惧风雨,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 “肩泉自拟寻源入”:肩泉水自认为是清泉,渴望找到源头,比喻追求真理的决心。
- “腰石还思索米舂”:用腰石敲击出米来舂,形容勤劳耕作,也寓意通过努力可以获得丰收。
- “人世欲闲闲不得”:人世间想要闲适却不得其门而入,反映了人生的无奈。
- “鸡声啼破五更钟”:公鸡鸣叫声打破了五更钟声,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译文:
在青门外寻找侯爵的位置,占据了荒野的山峰,过着农夫的生活。云气时隐时现,遮蔽了简陋的房屋;风涛无故响起,高松却不畏风雨。肩膀上的泉水自认为是清泉,渴望找到源头;腰石敲击出米来舂,形容勤劳耕作;人世间想要闲适却不得其门;鸡声打破了五更钟声,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注释:
- 青门:地名,位于今河南登封,是古代通往首都洛阳的必经之地,也是文人墨客交流切磋的场所。
- 侯封:指封侯,即被封为诸侯,成为一方之主。
- 荒山老此农: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官场仕途的厌倦。
- 云气:指云彩,常出现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象征着变化无常的自然景象。
- 风涛:指风浪,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 腰泉:指山泉,通常指山间清澈的小溪水。
- 米舂:指用谷物舂米,是一种传统的手工劳动。
- 人世:指人世间,即人的生活世界。
- 五更钟:指五更天,即夜晚五更时的钟声,常用来表示时间流逝的紧迫感。
-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有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既有大自然的壮丽景观,也有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紧密相连,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