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扫周遮体自亲,当时宜称总前尘。
纫将弱线长三尺,绽得生衣重七斤。
只有水田知夏腊,更无寒暑管冬春。
一池荷叶家风在,漫对儿孙说古人。

补衲

粪便扫过周身遮体自亲,当时宜称总前尘。

纫将弱线长三尺,绽得生衣重七斤。

只有水田知夏腊,更无寒暑管冬春。

一池荷叶家风在,漫对儿孙说古人。

【注释】

  1. 补衲:指修补衣物。
  2. 粪扫(fèn sǎo):用粪便清扫。
  3. 周遮体:全身被粪便覆盖。
  4. 当时:此处指过去。
  5. 纫将:准备。
  6. 弱线:指纤细的丝线。
  7. 绽:展开。
  8. 生衣:新做的衣裳。
  9. 只有:唯有、只。
  10. 水田:指农田。
  11. 腊:农历十二月。
  12. 寒暑:四季中的寒冷与炎热交替。
  13. 管:掌管、负责。
  14. 家风:家庭传统或风格。
  15. 漫:随意地、不拘束地。
  16. 儿孙:儿子和孙子。
  17. 说古人:讲述古人的故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辛勤劳作、节俭生活的情境。诗中通过“粪扫周遮体自亲”等句子展现了老人不畏艰难、勤劳朴实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尊重。

首句“粪扫周遮体自亲”,以粪便覆盖全身的形象来表现老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认同和自豪。第二句“当时宜称总前尘”,则是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肯定和赞扬,强调了过去人们的生活方式是值得尊敬的。

接下来的几行,诗人描述了老人修补衣物的过程:“纫将弱线长三尺”,“绽得生衣重七斤”,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老人手艺之精湛,也透露出他对于生活品质的执着追求。

尽管老人如此努力,却无法摆脱四季变换带来的困扰——“只有水田知夏腊,更无寒暑管冬春”。这句诗表达了老人对自然规律无法抗拒的无奈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辛酸和悲凉。

最后两句“一池荷叶家风在,漫对儿孙说古人”,诗人以荷叶比喻家族的传统和风骨,同时通过与儿孙的交谈,展示了老人对传统的坚守和传承。这两句诗不仅彰显了老人的高尚品德和精神风貌,也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尊重。

这首诗通过对老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勤劳、节俭、坚韧、乐观的品质,并通过对比四季变化、谈论古人等方式,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传统的坚守,以及对家庭的深厚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