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亲几岁阻承欢,又作孤鸿渡海澜。
学道蹉跎闻道晚,负恩容易报恩难。
高堂娱老荆花茂,客路逢秋布被单。
贫贱弟兄无可嘱,各将薇蕨劝加餐。
【注释】
- 远亲:指远离家乡的亲戚。几岁:几年。阻承欢:阻碍了欢聚的乐趣。又:又,表递进。
- 孤鸿:比喻自己孤独无依。渡海澜:渡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 学道:指学习道教。蹉跎:虚度光阴,不专心致志,形容时间浪费。闻道晚:听说太晚。负恩:辜负别人的恩情。容易:容易做到。报恩难:回报恩情很难做到。
- 高堂:指父母在世时住的地方。娱老(yú lǎo):安慰老年人。荆花:荆条花,这里借指母亲。茂:繁盛的样子。
- 客路:旅途。逢秋:遇上秋天的景色。布被单:用布做的被子,这里借指贫穷的生活。
- 贫贱弟兄:贫贱时的兄弟。无可嘱:没有什么可以嘱咐的。薇蕨(wēi jué):薇和蕨,两种野菜。劝加餐:劝勉他多吃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
开头两句“远亲几岁阻承欢,又作孤鸿渡海澜”,描绘了亲人远行的情景,表达了亲人与自己的距离感。“又作孤鸿渡海澜”中的孤鸿形象,更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
接着两句“学道蹉跎闻道晚,负恩容易报恩难”,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和感悟。这里的“学道”指的是学习道教,“负恩”则是表示辜负别人的恩情。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艰难性。
“高堂娱老荆花茂,客路逢秋布被单”,描绘了家中老人的生活状态以及自己的生活处境。这里的“荆花”是指荆条花,象征着家庭的繁荣和幸福;而“布被单”则代表着贫穷的生活。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最后两句“贫贱弟兄无可嘱,各将薇蕨劝加餐”,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担忧和希望。这里的“薇蕨”是指薇和蕨,是两种常见的野菜,象征着简朴和坚韧。通过劝勉家人多吃这些野菜,诗人表达了对家人的关心和爱护。
这首诗通过对家人的描写和自身的感慨,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和理解。它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亲情的作品,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