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头白老渔翁,今古兴亡在眼中。
罢钓一过沉玉浦,挂飘犹畏覆舟风。
珊瑚树底瞻龙衮,鹓鹭行边想贝宫。
惆怅翠华何处所,一声长啸动高穹。
【注释】
厓门:在今广东珠海市南的香炉湾外。怀古:指凭吊历史人物或事件。
兴亡:兴盛与衰亡。在眼中:看在眼里。
沉玉浦:即沉香浦,在今广东珠海市南。
珊瑚树:一种生长于热带海洋中的珊瑚植物。龙衮:皇帝所穿的礼服。鹓鹭:古代官吏的一种仪仗服饰。贝宫:古代宫殿名。
翠华:帝王所乘的车辆,这里指帝王的仪仗。长啸:大声呼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凭吊古迹之作。诗人以老渔翁的口吻,通过对香炉湾畔的海景、海滨的景物以及香炉山的描写,来表现自己的感慨之情。
首句“海滨头白老渔翁”,点明地点和时间。诗人以老渔翁的口吻,写自己年迈体衰,鬓发斑白,在海边垂钓为生。“白”字写出了渔翁的苍老,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推移。
颔联“今古兴亡在眼中”承接上句,由眼前景物联想到历史上的兴亡更替。诗人以渔翁的眼光,看到了眼前的香炉湾,想到的是它的历史变迁。这里的“眼”字表明了诗人观察事物的敏锐。
颈联“罢钓一过沉玉浦,挂飘犹畏覆舟风。”继续描绘了诗人在香炉湾畔的活动。诗人刚从钓鱼回来,又要去沉香浦。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过”字,表现出他的行动匆忙。同时,他又担心遇到危险的风浪。这里的“挂飘”指的是船被风吹得摇摆不定,“犹畏覆舟风”说明他十分警惕。
尾联“珊瑚树底瞻龙衮,鹓鹭行边想贝宫。”“珊瑚树底”指的是香炉湾畔的珊瑚礁;“鹓鹭行边”指的是香炉山的山脚下。诗人在这里想象自己在香炉湾畔看到的景象。他看到美丽的珊瑚礁,想到了皇帝华丽的龙袍;看到他看到的山脚下,想到了皇帝的行宫贝宫(这里指香炉山)。通过这两句,诗人抒发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这首七绝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诗人以老渔翁的口吻,把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