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团营将,前茅未进师。
居民坐涂炭,挥泪望旌旗。
柳色烽烟外,鸠声谷雨时。
移家若飘梗,谁暇念东菑。

哀谷亭三首

闻道团营将,前茅未进师。居民坐涂炭,挥泪望旌旗。

柳色烽烟外,鸠声谷雨时。移家若飘梗,谁暇念东菑。

注释

  • 闻道团营将:听到有关军队的消息。
  • 前茅:指军队中最前面的队伍。
  • 未进师:没有进入战场。
  • 居民:指当地的居民。
  • 涂炭:比喻困苦艰难的境地。
  • 挥泪:流泪。
  • 旌旗:指军队的旗帜。
  • 烽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烟火的习俗。
  • 鸠声:布谷鸟的叫声。
  • 若飘梗:好像漂浮的枯草一样。
  • 东菑:指东边的田地,这里用来比喻家乡或故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种种痛苦和困境,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人用“闻道团营将,前茅未进师”开篇,就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混乱和无助。接下来,他描述了居民们生活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无法安心生活,甚至流泪望着战场上飘扬的旌旗。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读者更加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助。

诗中的“柳色烽烟外,鸠声谷雨时”,描绘了一幅战争与和平交织的景象。战争让原本平静的生活变得动荡不安,而和平则让人们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和乐趣。诗人在这里用“移家若飘梗,谁暇念东菑”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之情深深植根于他的心中,成为他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纽带。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他的诗歌语言简练、形象生动,能够深深地触动读者的心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