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残漏促鸡鸣,一骑都门问去程。
离别不缘贫贱苦,绸缪难尽弟兄情。
河桥酒幔牵风起,水国扁舟载月行。
后夜梦回池草绿,几多诗句为君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要的句子进行分析。注意通读理解诗歌,把握其思想感情。

“长安残漏促鸡鸣,一骑都门问去程”,长安城已残破,漏壶中的水即将流尽,天刚蒙蒙亮,就有人骑马来到京城的东门,询问我什么时候出发。“残漏”是古人计时之具,即古代计时器漏壶中滴水停止的时间;“促”是急的样子,形容时间过得很快。“一骑都门问去程”,写诗人接到了弟弟思正南还的消息后,立即到都门外打听启程的时间。

“离别不缘贫贱苦,绸缪难尽弟兄情”,因为贫穷而分离不是我们的心愿,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难以表达。“不缘”“绸缪”是说我们不是因为贫穷才分开的,而是由于其他的原因。表达了作者与弟弟因政治上的不同见解而产生的矛盾和隔阂,以及作者对这种情形的无奈。

“河桥酒幔牵风起,水国扁舟载月行”,在黄河边搭建了彩绘的酒楼(酒幔)来招揽行人,乘着轻快的小舟载着明月驶向远方。

“后夜梦回池草绿,几多诗句为君成”,后夜梦见故乡的池塘上长满了碧绿的草,梦中又吟咏了无数首诗篇,都是替思正写的。“池草”指代思正,这里指诗人思念思正的情思。

【答案】

译文:

长安城已残破,漏壶中的水即将流尽,天刚蒙蒙亮,就有人骑马来到京城的东门,询问我什么时候出发。因为贫穷而分离不是我们的心愿,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难以表达。黄河边的彩绘酒楼(酒幔)来招揽行人,乘着轻快的小舟载着明月驶向远方。后夜梦见故乡的池塘上长满了碧绿的草,梦中又吟咏了无数首诗篇,都是替思正写的。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是诗人接到弟弟思正南还的消息后,立即到都门外打听启程的时间时作的,抒发自己对弟弟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表现了诗人与弟弟因政治上的不同见解而产生的矛盾和隔阂。

开篇两句点出时间——清晨,点明地点——京城。“长安残漏促鸡鸣”,残夜未尽,漏壶里水快要滴尽,晨钟已经敲了四下,鸡鸣声也响起来了。这一句写出了时间的紧迫,也暗示了诗人对弟弟的担忧,希望他能抓紧时间启程。“一骑都门问去程”,写诗人接到了弟弟思正南还的消息后,立即到都门外打听启程的时间。

中间两句写两人离别的原因:不是因为贫穷而分离,而是由于其他的原因。“离别不缘贫贱苦”,是说我们不是因为贫穷才分开的,而是由于其他的原因。“绸缪难尽弟兄情”,是说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难以表达。

最后两句用想象来表现两人分别的情景。诗人设想,如果再能像以前一样,在黄河边上搭起彩绘酒楼,招揽行人,那么,乘着轻快的小舟,载着明月,驶向远方该是何等美好!然而这一切只能成为梦幻,因为诗人知道他们永远不能团聚。

结句“后夜梦回池草绿,几多诗句为君成”是说:后半夜梦见故乡的池塘上长满了碧绿的草,梦中又吟咏了无数首诗篇,都是替思正写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