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步匡庐最上头,紫阳书院也淹留。
幽寻未遍神仙窟,远谪还来山水州。
天上羲和奔日驭,人间蛮触战蜗牛。
回思五老长如旧,顾我萧条鬓易秋。
首先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 曾步匡庐最上头,紫阳书院也淹留。
- “曾步”表示曾经走过或经过,“匡庐”是庐山的古称,“最上头”意味着最高点或山顶,“紫阳书院”则是指位于庐山上的紫阳书院,这是一个古代的教育机构,这里指代的是作者在紫阳书院的经历和学习。
- 译文:曾经走过或经过庐山的最高处——紫阳书院,并在那里逗留过。
- 关键词注释:
- 匡庐:庐山的古称。
- 紫阳书院:位于庐山的古老学府。
- 幽寻未遍神仙窟,远谪还来山水州。
- “幽寻”指的是深入探索或寻找,“神仙窟”常用来形容仙境或是隐秘的洞府,这里可能是指庐山深处的某个神秘的地方。
- “远谪”通常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山水州”则是指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的州郡,这里暗示了作者因某种原因被贬谪至此。
- 译文:深入探索庐山的神仙洞府,但最终又被贬到了风景如画的山水州。
- 关键词注释:
- 幽寻:深入探索。
- 神仙窟:仙境或神秘的洞穴。
- 山水州: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
- 天上羲和奔日驭,人间蛮触战蜗牛。
- “羲和”通常指神话中的太阳神,“日驭”则是驾驭太阳的神祇,这里指代太阳。
- “蛮触”原指南方民族与北方民族的冲突或争斗,后来比喻微小的事物或力量之间的斗争。
- 译文:天空中羲和女神正在驾驶着太阳战车奔驰;而人世间的弱小势力与强大者之间就像蜗牛与大象一样进行着战斗。
- 关键词注释:
- 羲和:神话中的太阳之神。
- 日驭:驾驭太阳的神祇。
- 蛮触:比喻微小的力量或事物之间的斗争。
- 回思五老长如旧,顾我萧条鬓易秋。
- “五老”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庐山上的五老峰,是庐山的一个著名景点,也可能指五位老者。
- “回思”意为回忆,“长如旧”表示依然保持原来的状态。
- 译文:回想起庐山上的五老峰依然像原来那样屹立不倒,而我自己的境遇却显得萧条,头发已经渐渐变白。
- 关键词注释:
- 五老:指庐山上的五老峰或五位老者。
- 回思:回忆。
- 长如旧:依然像原来的样子。
- 顾我:回头看我。
- 萧条:形容失意或不得意的状态。
- 鬓易秋:形容年岁渐长,头发变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的自然景观和个人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庐山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首句通过“紫阳书院”这一地点引入,展现了作者在庐山的学习经历,以及他对这个地方的深厚感情。次句“幽寻未遍神仙窟”,描绘了作者对庐山深处神秘地方的探索和发现,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三句“天上羲和奔日驭”,用神话中的太阳神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第四句“人间蛮触战蜗牛”,则将自然界的斗争与人类社会的弱肉强食进行了对比,寓意深刻。最后两句“回思五老长如旧,顾我萧条鬓易秋”,则以庐山上的五老峰为背景,抒发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对人生的无奈。整首诗既展现了作者对庐山美景的热爱,又表达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