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仲冬都下会,相将已是十年来。
别离不奈关河隔,老大都缘节序催。
山海往还欣有便,石阡留滞笑多灾。
达人不向穷途哭,公道今逢泰运开。
四海正悬安石望,三衢先借孔恂才。
疏从北阙陈无逸,诗向南山咏有莱。
邂逅壶觞娱客邸,笑谈珠玉落诗台。
明朝判袂仍惆怅,目送文星彻上台。
次萧文明见寄韵
戊戌仲冬都下会,相将已是十年来。
别离不奈关河隔,老大都缘节序催。
山海往还欣有便,石阡留滞笑多灾。
达人不向穷途哭,公道今逢泰运开。
四海正悬安石望,三衢先借孔恂才。
疏从北阙陈无逸,诗向南山咏有莱。
邂逅壶觞娱客邸,笑谈珠玉落诗台。
明朝判袂仍惆怅,目送文星彻上台。
注释:戊戌年(1578)的仲冬时节,在京城与萧文明见面并赋诗作别。已经过去十年了,离别之苦难以忍受,因为山河阻隔。岁月流逝,人已变得憔悴,都是因为季节的变换。两地之间山水相连、往来便利,而我却滞留在石阡,遭遇了不少灾难。有才华的人不会在穷途末路之时哭泣,但当正义得到伸张时,人们却会感到庆幸。四海之内都悬挂着希望的石头,希望它能引领人们向前;三衢之地,则先借用孔子和刘禹锡两位贤人的才智。我向北的朝堂上书陈述自己的观点,我的诗也在南山上朗诵给人们听。我在偶然相遇的地方举杯欢饮,笑着谈论着诗词歌赋,仿佛珠玉落入诗台。明天就要分别了,心中仍然感到惆怅不已,目送着文星升到天上。赏析:此诗为酬答友人之作。首联写诗人与友相别的悲怆之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友情长久的感慨。颔联写诗人因身处异地而感叹岁月无情,以及因季节更替而导致的身心疲惫。颈联写诗人对于家乡与友人之间的地理优势和交通便利,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困于石阡的困境和无奈。尾联写诗人对于正义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情感真挚深沉,意境高远阔大,语言优美流畅,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