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特被徵书起,匹马遥从贵竹来。
山鬼揶揄谁见笑,银青消息自相催。
由来得丧皆天命,谩道青黄是木灾。
傲雪苍松饶晚翠,倚云红杏任先开。
从今妙手宜医国,自古明君不负才。
却笑生成同雨露,未应踪迹尚蒿莱。
行当考绩朝京阙,便拟乘风问粤台。
白发慈亲欢菽水,此情应不换三台。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其结构严谨,意境深远。

首联“使君特被徵书起,匹马遥从贵竹来”,描绘了诗人接到朝廷的征召令后,急忙起身赶往京城的情景。这里的“使君”指的是诗人自己,而“徵书”则是朝廷发出的征召通知。诗人接到征召令后,立刻收拾行李,准备前往京城。“遥从贵竹来”则形容诗人骑马从远处赶来的情景。这里的“贵竹”可能是指某种名贵的竹子,也可能是诗人对京城的一种形象比喻。

第二联“山鬼揶揄谁见笑,银青消息自相催”,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感慨。这里的“山鬼揶揄”可能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诗人在官场中遭遇的困境或挑战。而“银青消息自相催”则形容时间在不断流逝,如同银青色的消息一样,催促着人们向前发展。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心情和态度,展现了他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第三联“由来得丧皆天命,谩道青黄是木灾”,进一步强调了命运不可抗拒的观点。这里的“由来”表示自古以来,“得丧”则指生活中的得失、荣辱等。诗人认为,生活中的种种得与失都是命中注定的,无法抗拒。而“谩道青黄是木灾”则是一种反讽的说法,暗示那些把生活看作是灾难的人,其实是自己内心的问题。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独特见解。

第四联“傲雪苍松饶晚翠,倚云红杏任先开”,赞美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这里的“傲雪苍松”形容苍劲挺拔的雪松,象征着坚强不屈的精神;“倚云红杏”则形容红杏树依偎在云朵之上,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活力。这两句诗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希望的向往和追求。

第五联“从今妙手宜医国,自古明君不负才”,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这里的“妙手”可以理解为高明的医术或治理国家的才能,而“明君”则是指英明的君主。诗人希望用自己的才能为国家服务,就像医生为病人治疗疾病一样,而英明的君主则会珍惜和重用有才能的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深深关切和坚定信念。

第六联“却笑生成同雨露,未应踪迹尚蒿莱”,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看法和感慨。这里的“生成”可以理解为出生或产生的意思,而“雨露”则是一种比喻,代表恩惠和滋养。诗人看到有些人虽然出生平凡或出身贫寒,却能够享受到像雨露一样的恩惠,从而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也有人的命运坎坷、身世凄凉,却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支持。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不同看法和感慨。

第七联“行当考绩朝京阙,便拟乘风问粤台”,展望了自己的未来和志向。这里的“考绩”可以理解为考核政绩或评价功绩,“朝京阙”则是指朝拜皇宫或进入朝廷。诗人计划在完成当前的职务考核后,进京朝拜皇帝,寻求更多的机会和舞台。而“乘风问粤台”则是一种比喻,形容诗人渴望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提拔。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第八联“白发慈亲欢菽水,此情应不换三台”,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情和孝心。这里的“白发慈亲”形容母亲已经老了,但依然关心儿子的生活;“欢菽水”则是指母亲喜欢吃豆子做成的食物,这里借指母亲的饮食起居。诗人深知母亲的辛苦和不易,因此更加珍惜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光,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照顾她。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敬爱和孝顺之情。

第九联“此情应不换三台”,是对前文的概括和总结。这里的“三台”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的名称;二是指高官显爵的代称。诗人认为自己的情感和品质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即使身处高位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和本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品德和信仰的坚守和执着。

赏析:
这首古诗以抒情为主,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感受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诗人在仕途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并没有气馁或放弃,而是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继续前行。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充满了热情和希望,愿意去关爱他人,去追求更高的目标。这首诗语言简练、含蓄,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