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月当天,坐久揽衣起。
回思乡国间,清光只如此。
香传桂子风,露滴藕花水。
对景不盘桓,后夜徒为耳。

诗句释义:

  1. 甲申中秋与萧文明登东楼待月和东坡江月诗五章:这是一首在中秋节期间创作的诗,可能是诗人萧文明的作品。”东楼”指的是一个位于城市东部的高楼,而”月”则是指月亮。”和东坡江月诗五章”暗示了这首诗是模仿宋代文学家苏轼(字坡)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风格或主题。

  2. 三更月当天,坐久揽衣起:这句话描绘了一个深夜的场景,诗人在三更时分即子时,也就是夜晚最深的时候,坐在东楼中观赏明月。长时间地欣赏后,他起身活动身体,可能是因为久坐不动感到不适。

  3. 回思乡国间,清光只如此:这里的“思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清光”指月光的清澈明亮,”只如此”表示这种美丽的景象只有在这里才能见到。

  4. 香传桂子风,露滴藕花水:这两句描写了桂花的香气随风传播,露珠从莲藕上滴落,增添了一种清新的氛围。

  5. 对景不盘桓,后夜徒为耳:最后一句表明诗人不打算在此停留,因为他认为美景只是短暂的,不值得留恋。”盘桓”意味着逗留、徘徊,这里表示不愿多留。

译文:

在中秋佳节,我与萧文明一同登上东楼等待月亮升起,仿佛置身于千里之外。我们坐在那里许久,直到月亮完全升起。当我看到这轮明亮的月亮时,不禁回想起家乡的美好,发现这美好的景象只有在此地才显得如此清晰。随着桂花的香气随风飘散,露珠从莲藕上滴落,增添了一丝清凉的气息。然而,面对如此美景,我不想过多地停留,因为我知道它只是瞬间的美丽,不值得我留恋。

赏析:

此诗以中秋赏月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诗歌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表达了对短暂美好时光的珍惜。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