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南海人,家住南海隅。
早年事修饬,好读人间书。
学成思用世,不善藏名誉。
战文预乡选,挟策游皇都。
彤墀奉大对,玉陛听传胪。
地曹试初政,夏署膺新除。
金炉袖烟满,玉佩朝班趍。
一朝荷宠命,山海来星车。
雄关张节旆,公馆分兵符。
路当往来地,人秉中外枢。
安边慕韩范,制略谈孙吴。
圣朝治隆盛,疆境绝忧虞。
微才只自效,禆补知有无。
客思易岑寂,远怀多郁纡。
举头望家乡,迢递万里馀。
老母在北堂,五旬将白颅。
长年旷定省,何由助欢娱。
一弟入庠序,亦作章句儒。
因循成壮大,白屋尚穷居。
宗族纷长幼,平安近何如。
亲朋久契阔,尊酒共谁俱。
中肠徒眷恋,音问总荒疏。
异乡知遇少,仕路人情殊。
谁能一相顾,使我怀抱舒。
惟君敦道义,义重胆气粗。
戒装自南行,不惮来程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诗句解析及注释:

  • 我本南海人,家住南海隅。 (开头两句)

  • “南海”:古代对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称呼。

  • “隅”:指角落。这里可能意味着家乡的位置偏僻。

  • 作者自我介绍,说明其来自南边的家乡,但并未详述具体位置或背景。

  • 早年事修饬,好读人间书。 (接下来两句)

  • “修饬”:修养、修饰。

  • “人间书”:泛指世间书籍,表明作者喜欢阅读,有学问。

  • 学成思用世,不善藏名誉。 (继续解读诗句)

  • “学成”:学习成果已成熟。

  • “用世”:为国效力,即投身社会实践。

  • “不善”:不喜欢或不擅长隐藏自己的名声。

  • 战文预乡选,挟策游皇都。 (再进一步解释)

  • “战文”:战争文学。

  • “乡选”:地方上的选拔考试。

  • “挟策”:拿着书本。

  • “游皇都”:在京城游学。

  • 彤墀奉大对,玉陛听传胪。 (描述场景)

  • “彤墀”:红色台阶或地面。

  • “奉大对”:接受皇帝的提问或挑战。

  • “玉陛”:帝王宫殿的台阶。

  • “传胪”:科举考试中的传呼考生名字。

  • 地曹试初政,夏署膺新除。 (描绘官职变动)

  • “地曹”:负责地方行政的部门。

  • “夏署”:夏季的政府机构。

  • “膺新除”:被任命为新的职务。

  • 金炉袖烟满,玉佩朝班趍。 (反映身份地位)

  • “金炉”:指皇宫中的香炉,常用来比喻尊贵的身份。

  • “袖烟”:手中香烟缭绕。

  • “朝班趍”:在朝廷中前进。

  • 一朝荷宠命,山海来星车。 (表达感激之情)

  • “荷宠命”:承受皇帝的恩宠。

  • “山海”:夸张地表达了地理距离之遥远。

  • “星车”:象征尊贵或远行的车辆。

  • 雄关张节旆,公馆分兵符。 (描写军事和政治环境)

  • “雄关”:坚固的关口。

  • “节旆”:旗杆上装饰有旌麾的旗帜,代表军队。

  • “公馆”:官府住所。

  • “分兵符”:分派兵权,显示其职责重大。

  • 路当往来地,人秉中外枢。 (阐述地理位置与作用)

  • “往来之地”:来往频繁的地区。

  • “人秉中外枢”:人们执掌着内外事务的重要节点。

  • 安边慕韩范,制略谈孙吴。 (表达治国理念)

  • “安边”:安定边疆。

  • “慕韩范”:效仿韩愈和范仲淹的治理方法。

  • “制略”:制定策略。

  • “孙吴”:指春秋战国时的两位著名军事家孙武和吴起,这里泛指善于用兵的策略。

  • 圣朝治隆盛,疆境绝忧虞。 (总结国家状况)

  • “圣朝”:皇帝统治下的朝代。

  • “治隆盛”:国家政治繁荣昌盛。

  • “疆境绝忧虞”:边境安全,没有战事的忧虑。

  • 微才只自效,禆补知有无。 (表达自我期望)

  • “微才”:微小的能力或才华。

  • “自效”:自己尽力工作。

  • “禆补”:辅助补益,这里表示贡献自己的力量。

  • “知有无”:了解实际情况,知道需要帮助的地方。

  • 客思易岑寂,远怀多郁纡。 (表现内心的孤独与思乡情绪)

  • “客思”:旅居他乡时产生的思乡之情。

  • “易岑寂”:容易感到孤独和寂寞。

  • “远怀多郁纡”:思念远方的家人和朋友的心情复杂而深沉。

  • 举头望家乡,迢递万里馀。 (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举头望”:抬头看向远方。

  • “家乡”:指作者的故乡或亲人所在的地方。

  • “迢递”:遥远的样子。

  • “万里馀”:形容距离遥远,超过万水千山的距离。

  • 老母在北堂,五旬将白颅。 (反映家庭责任)

  • “老母”:年迈的母亲。

  • “北堂”:古代房屋的北房,这里可能指的是母亲的居所。

  • “五旬”:五十岁,这里指母亲年纪大了。

  • “白颅”:指白色的头发开始出现,通常表示年老。

  • 长年旷定省,何由助欢娱。 (表达无法回家的情感)

  • “长年”:长时间地离开家乡。

  • “旷定省”:长期不能回家看望父母。

  • “何由”:如何能够做得到。

  • “助欢娱”:增加欢乐和快乐。

  • 一弟入庠序,亦作章句儒。 (提及家族成员的成就)

  • “一弟”:弟弟,指自己的兄弟。

  • “入庠序”:进入学校的行列成为读书人。

  • “章句儒”:精通经文的学者,这里指学识渊博的人。

  • 因循成壮大,白屋尚穷居。 (反思个人境遇)

  • “因循”:按部就班,不求创新。

  • “壮大”:变得富有或者成功。

  • “白屋”:指简陋的住房,这里比喻贫穷或简朴的生活状态。

  • “尚穷居”:仍然居住在简陋的环境中。

  • 宗族纷长幼,平安近何如。 (关注家族关系)

  • “宗族”:家族成员。

  • “长幼”:年龄大小或辈分高低。

  • “平安近何如”:询问家人是否安康,平安无事。

  • 亲朋久契阔,尊酒共谁俱。 (抒发对亲友的思念)

  • “亲朋”:亲近的朋友或者同辈的人。

  • “久契阔”:长时间分别或分离。

  • “尊酒”:珍贵的美酒。

  • “共谁俱”:和谁一起共享这杯酒?

  • 中肠徒眷恋,音问总荒疏。 (表达对朋友的牵挂)

  • “中肠”:内心的情感。

  • “枉恋”:过分依恋或挂念。

  • “音问总荒疏”:书信往来总是稀少,信息不通。

  • 异乡知遇少,仕路人情殊。 (感慨人生际遇)

  • “异乡知遇”:在不同的地方被赏识或得到重用。

  • “仕路人情殊”:官场中人际关系复杂,人情冷暖不同。

  • 谁能一相顾,使我怀抱舒。 (表达渴望重逢的愿望)

  • “谁能一相顾”:谁能与我重逢相见?

  • “使我怀抱舒”:使我心情舒畅,无忧无虑。

  • 惟君敦道义,义重胆气粗。 (感谢朋友的品德)

  • “惟君”:只有你。

  • “敦道义”:坚持正义道义。

  • “胆气粗”:勇气十足、无所畏惧。

  • 戒装自南行,不惮来程迂。 (叙述即将出发的情景)

  • “戒装”:准备出发。

  • “自南行”:从南方出发前往北方。

  • “来程迂”:旅途遥远、艰辛。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家乡、亲情、友情以及官场生活的感慨与思考。《送陈继先南还》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深刻的内涵,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心境变化,也折射出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