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入金城驻使骖,青灯相对与谁谈。
山城怕听笳三叠,客思须教酒半酣。
孤枕夜寒淹旅梦,五更霜冷忆朝参。
觉来却问明朝路,见说山阴又向南。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题重点考核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重点集中在诗人的思想情感和诗歌的意象上。答题时注意首先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回顾诗歌内容,理解诗意,把握诗人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分析。
“晚入金城驻使骖,青灯相对与谁谈。”意思是:晚上进入金城的驿站,停下马车,在青灯下和谁谈话。宿应州公馆,即指作者夜宿应州。这里,“宿”是停留的意思;“金城”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山西应县西北。“驻”是停留的意思;“骖”即骖马,指驾车的马匹。这句的意思是:晚上进入金城的驿站,停下马车,在青灯下和谁谈话。“与谁”即与谁谈,指与什么人交谈。这句的意思是:晚上进入金城的驿站,停下马车,在青灯下和谁谈话?
“山城怕听笳三叠,客思须教酒半酣。”意思是:山城中害怕听到三番《胡笳》,要借美酒消愁,让心情舒畅些。“山城”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山西朔县东北,这里泛指山中城市。“笳”是一种横吹乐器。“须”是须要的意思;“客思”即游子之思。“须”是须要的意思;“须”有必须之意。这句的意思是:山城中害怕听到三番《胡笳》,要借美酒消愁,让心情舒畅些。“须教”意为须得;“酒半酣”指喝得微醉。这句的意思是:山城中害怕听到三番《胡笳》,要借美酒消愁,让心情舒畅些。
“孤枕夜寒淹旅梦,五更霜冷忆朝参。”“孤枕”即独枕,形容孤独凄凉。“孤枕”为偏义复词,只写“枕”。句意为:夜晚一个人孤枕难眠,梦见的是朝拜的场景,醒来后却感到更加寒冷。“孤枕”为偏义复词,只写“枕”。这句的意思是:夜晚一个人孤枕难眠,梦见的是朝拜的场景,醒来后却感到更加寒冷。“五更”为古代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句意为:夜晚一个人孤枕难眠,梦见的是朝拜的场景,醒来后却感到更加寒冷。“霜冷”为偏义复词,只说“霜”。句意为:夜晚一个人孤枕难眠,梦见的是朝拜的场景,醒来后却感到更加寒冷。“忆朝参”即朝参。“朝参”指清晨向皇帝进见。这句的意思是:夜晚一个人孤枕难眠,梦见的是朝拜的场景,醒来后却感到更加寒冷。
“觉来却问明朝路,见说山阴又向南。”意思是:天亮后起身询问明天的路,听说山阴又向南了。“觉来”为偏义复词,只写“来”。句意为:天亮后起身询问明天的路,听说山阴又向南了。“见说”为偏义复词,只写“说”。句意为:天亮后起身询问明天的路,听说山阴又向南了。“见说”为偏义复词,只写“说”。句意为:天亮后起身询问明天的路,听说山阴又向南了。“山阴”是山名,在浙江绍兴东南面。句意为:天亮后起身询问明天的路,听说山阴又向南了。
【答案】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流寓江右时所作。前半首描绘出一幅羁旅他乡的图画,表达了作者的漂泊之感。后半首则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多种手法,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译文:
夜幕降临,我停歇在应州的驿馆,停下车马,在青油灯下与谁谈话?
山城之中最怕听到那令人伤感的《胡笳曲》,《胡笳曲》声调凄厉,让人心碎。我只好借酒浇愁,让心情舒畅些,但仍然不能驱散我的寂寞。
夜晚,我孤枕难眠,梦见的是朝拜的场景,醒来后却感到更加寒冷。
天刚破晓起床,就问人明天的路怎么走。有人说山阴又向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