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从何处贩鲜来,妾亦采菱溪上归。
相并船头打两桨,莫教溅浪湿侬衣。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风光和生活情趣的民歌。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郎从何处贩鲜来?
- 这一句询问的是郎君(即丈夫)从哪里购买新鲜的货物来。这里的“郎”指的是诗中的男子,他可能是一个商人或者渔民。“何处”表示地点不明确,但强调了郎君的行踪不定。“贩鲜”则是指贩卖新鲜的东西,可能是海鲜、蔬菜或者其他农产品。
- 妾亦采菱溪上归。
- 这一句描绘了女子在河边采摘菱角的情景。“妾”是古代女子的尊称,这里特指诗人的妻子。“采菱”是一种常见的水上活动,女子在河岸边摘取菱角作为食物或装饰。“溪上”指的是靠近河流的地方,即河边。“归”表明女子采摘完毕,准备回家。
- 相并船头打两桨,莫教溅浪湿侬衣。
- 这两句描述了夫妻俩一起划船的情景。“相并船头”意味着两人并肩站在船头,一同操控船只。“打两桨”指的是划船的动作,两人轮流用力划动船桨。“莫教溅浪湿侬衣”则是嘱咐对方不要让船桨搅动水面,以免溅起的水花弄湿了妻子的衣服。
注释:
- 郎从何处贩鲜来?: 询问丈夫从哪个地方采购新鲜物品。
- 妾亦采菱溪上归。: 描述妻子在河边采集菱角的场景。
- 相并船头打两桨,莫教溅浪湿侬衣。: 描绘夫妻共同操作船只,注意不让水花弄湿衣物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日常生活场景,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和相互照顾。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日常小事传递出深厚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人们的劳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