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张我罗,载晕我网。嗟尔燕雀,来止下上。惟我鸾凤,百禽君长。
九仞共仪,天下共仰。苟不来下,我心怅怏。孰能致之,文明之象。
致贤亦如此,稽首祝君相。
【注释】
载:起。张我罗,指张开罗网。
晕:遮蔽。
嗟(jiē)尔燕雀,来止下上(háng),燕雀,小鸟。来止,到。下上,指高高的树枝。比喻飞禽栖宿之所。
惟我鸾凤,百禽君长,鸾凤,传说中凤凰和鸾鸟。百禽,各种鸟兽。君长,首领。比喻贤人君子。
九仞共仪(yí),九仞,九丈。共仪,一致遵守礼仪。天下共仰,天下的人都仰望、景仰、仰慕。
苟不来下,我心怅怏(chàng yǎng),苟,倘若。怅怏,失意、惆怅的样子。我心怅怏,我内心感到惆怅、不快。
孰能致之(shú néng zhì zhī),孰能,谁能够。致,招致。文明之象,文明的表征。
致贤亦如此,稽首祝君相,致贤,使贤人得到任用。亦如,也像。稽首,叩头行礼,表示敬意。祝君相,祝君王能识别贤士。
【赏析】
《艾而张》,古代乐府名,本篇是其中的一篇。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张罗”这一行为,来表达作者对君主用人不当的不满。全诗以燕子和麻雀为喻,指出只有君主善于发现、使用人才,才能获得贤才的尊敬;否则,就如燕子雀鸠一般自鸣得意,却得不到人们的敬重。
第一段写君主应当张罗,招揽贤士,但若君主不能识贤用贤,就会如同燕雀一样自鸣得意。第二段写贤士不会主动去张罗,而是等待有德之人识别他们的价值。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指出如果君主不善于识别和使用贤士,就像燕子和麻雀一样自鸣得意,得不到人们的敬重。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君主用人不当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在封建社会中,君主是最大的权力者,拥有着最高的权威,因此对于君主的评价和态度往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首诗通过咏物的方式,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