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初二日,亭午不云时。
拉伴无前约,探春恐后期。
松寒闻子落,野迥见人稀。
风物供登眺,莫嫌归去迟。

开年二月初六,中午时分天气晴朗。

拉着伙伴没有约定的行程,担心去春游会错过时间。

松树寒冷听到鸟儿落下的声音,野外旷野看到人稀稀疏疏。

美好的风光供登高远眺,别嫌回来晚了就回去。

注释:

  1. 开年:指农历正二月初一。
  2. 亭午:中午时分,太阳当顶的时候。
  3. 拉伴:拉上伙伴,结伴同行。
  4. 前约:事先约定的行程。
  5. 探春:春天里去郊游或踏青。
  6. 子落:鸟声。
  7. 野迥:野外旷远之处。
  8. 风物:风光景物。
  9. 供:供给,提供。
  10.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初春时节到山上去游玩,并由此产生的一些感想和体会。诗的前四句写的是初春游山时的情景:早晨初升的红日,明媚的春光,还有和友人一起游玩的快乐心情。后四句则是写自己对这次游玩的感想:由于和朋友事先没有约好,所以有些担忧;在野外旷野之中见到的只有稀疏的人迹,感到有点寂寞;但看到美丽的风光,又觉得不虚此行。最后两句说:“不要嫌弃回来晚了就回去。”意思是尽管游兴未尽,也该回家了。
    全诗从出游的兴奋、愉快写到归来的寂寞、感慨,再到最后归家的欣喜,层次分明,结构紧凑,语言简练,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