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既辞朝簪,我亦谢城阙。
石田不可耕,谋生何太拙。
垄上多白云,松间足明月。
岂可充朝饥,聊以自娱悦。
遥遥千载心,长沮与桀溺。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要求进行具体的赏析,可以从内容、结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方面作答,一般不超出规定的边界作答,答题时要注意分点作答。此题中,诗句中的关键词“君既辞朝簪”,“我亦谢城阙”等,都表明了诗人归隐田园的志向;“石田不可耕”,“谋生何太拙”等,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垄上多白云”,“松间足明月”等描绘了诗人所向往的理想生活。最后“长沮与桀溺”两句则表现出作者的人生感慨。

【答案】

示例:

君既辞朝簪,我亦谢城阙。(第一首)

译文:您已经辞去朝官的官职,我也辞去城守的小吏之职。

注释:朝簪,指朝中做官的人;城阙,指朝廷。

赏析:首句用典,以古讽今,表明了归隐田园的志向。

2.石田不可耕,谋生何太拙。(第二首)

译文:石田是不能耕种的荒地,想要谋生也太不高明。

注释:石田是荒芜之地,比喻不能为官或仕途不顺。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现实状况。

3.垄上多白云,松间足明月。(第三首)

译文:田间垄上多白云,松下有明月可赏。

注释:垄,田间土埂;白云,云朵;松间,指松林之中。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田园景色,表现了诗人所向往的理想生活。

4.岂可充朝饥,聊以自娱悦。(第三首)

译文:怎能填饱饥肠,聊以此乐陶然。

注释:朝饥,指朝中饥饿;聊以,姑且,暂且;娱悦,快乐。

赏析:此句表明了诗人归隐的决心,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

5.遥遥千载心,长沮与桀溺。(第四首)

译文:遥遥千年前,长沮与桀溺一样,都是忧国忧民之人。

注释:长沮,即孔子的学生子路,桀溺是商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同事,二人曾因反对暴政而隐居山林。

赏析:诗人以古人自比,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悲愤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