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慢无心学种瓜,柴门终日一尊斜。
微醺偃卧长松下,风露凄凄自落花。
懒慢无心学种瓜,柴门终日一尊斜。
注释:因为懒得慢悠悠,所以无心去做种瓜的事;家门半掩,整天斜倚着酒杯自得其乐。
微醺偃卧长松下,风露凄凄自落花。
注释:喝得微醺,便横卧在长松下,任凉风和秋露吹打,看着地上的落叶一片片飘零,心情凄清。
懒慢无心学种瓜,柴门终日一尊斜。
微醺偃卧长松下,风露凄凄自落花。
懒慢无心学种瓜,柴门终日一尊斜。
注释:因为懒得慢悠悠,所以无心去做种瓜的事;家门半掩,整天斜倚着酒杯自得其乐。
微醺偃卧长松下,风露凄凄自落花。
注释:喝得微醺,便横卧在长松下,任凉风和秋露吹打,看着地上的落叶一片片飘零,心情凄清。
【诗句】 岱岳嵂兀孤根深,青天飞挂万壑临。 我来适际上元夕,春风淡荡吹素襟。 逍遥午夜不肯睡,一杯独对明月斟。 明月高高正堪赏,忽送红轮东海浔。 扶桑光摇蟾桂色,电掣雷矗魑魅匿。 半在空中半水中,望之微茫难测识。 龙鳞照耀千黄金,鲛室冯宫尽如饰。 清晖灼灼闪洪涛,回看四野犹昏黑。 划然大叫山欲倾,不觉天鸡先已鸣。 飘飘两翼生羽翰,七十二君咸我迎。 上叩天门下梁甫,无字之碑尔何苦。 眼前不尽水东流
【注释】初入罗浮山作:初到罗浮山所写之诗。 山鸟何太奇,五文分毛质。 渴饮元露浆,饥食碧梧实。 终年不飞鸣,时为幽人出。 我欲执此鸟,施罗叹无术。 神物任变化,何必相促迫。 昔有孤高士,炼食朱明陲。 丹成日飞升,遗灶今在兹。 旷哉超世心,千古有馀思。 黄鹄不可驭,欲往终难期。 置此杳冥事,攀云信所之。 【赏析】此诗作于天宝六年(747),是杜甫晚年隐居草堂时所作。诗人以山鸟自况
诗句释义 - 杪秋独行行,恣意历群岫。:在秋季的傍晚独自行走(行)。尽情地游览山中群峰。 - 歘然山雨来,苍茫日将酉。:忽然间天空中的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天色渐渐昏暗。 - 披蓑入洞中,龙眠知我否。:披上蓑衣进入山洞,不知道龙是否已经睡着了(龙眠)。 - 澄潭深不流,飞瀑一何溜。:清澈的潭水深沉而平静,没有流动,瀑布从高高的悬崖上直泻而下。 - 盘旋路百折,石壁净如剖。:曲折的山路弯弯曲曲
【注释】 ①归舟:回家的船。寄戴经明(mì jīng míng)太守:托付给戴经明(字文同,唐代书法家、画家)。京中:京城之中。 ②晨出燕市门,暮宿滹沱水——早上从燕地出发,傍晚在滹沱河边住宿。燕市:指燕国都城。 ③相思谁谓尔,一别成万里——离别之时,你难道不觉得遗憾吗?相思:思念。 ④苏季远辞秦,周南留太史——春秋时期的苏季,即东周时楚国的屈原,曾辞别楚怀王去秦国。周南:周国的南方
【注释】 孙子:指作者自己。 伊余:我。 四百三十峰,林蔼有馀清:指岭南的罗浮山,有430座山峰,山林葱郁,景色秀丽。 褰衣遂从之:穿上衣服就跟着他们去。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初游罗浮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仕途生活的不屑之情。 首联“孙子纵长啸,庞公事偶耕。”孙子,即作者自称。长啸,古代的一种长而高亢的吟咏声。这里以孙子自喻其豪迈的气概。庞公,指唐代隐士庞德舆,字子京
《初入罗浮山作》 道家称洞府,兹山第七天。 宵中白日出,石窦黄龙蟠。 涓涓铁桥流,上与瑶池连。 不见蟠桃树,但见梅花阡。 我欲折梅花,贻我心所欢。 所欢在何处,仰视明月娟。 振衣发长啸,寤寐将焉谖。 物役各有极,聊以返自然。 注释: 1. 道家称洞府:道家认为仙境是洞府的化身。 2. 兹山第七天:指这座山是第七个天界。 3. 宵中白日出:指夜晚如同太阳升起一样明亮。 4. 石窦黄龙蟠
孤舟 春水弥茫远接天,微风斜燕最堪怜。 孤舟一系离人思,肠断凫雏傍母眠。 注释: 孤舟:独自航行的小船。 弥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远接天:延伸到天边。 微风斜燕:微风中燕子斜飞。 堪怜:值得同情怜悯。 一系:一根绳索连接着小舟。 离人思:离别的人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 肠断:悲痛欲绝的意思。 凫:野鸭的古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孤舟春水弥茫远接天”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自西樵移居白云山的生活体验,以及他在山水间的悠然心境。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自西樵移居白云山 从西樵搬到了白云山居住。 懒性常畏人,颇与山灵遇。 由于性格懒惰,经常害怕与人接触,所以很少与山里的神灵相遇。 丘壑泊朝市,处世各有慕。 在山谷之中,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和繁华,各自追求着不同的生活理想。 敢云托清修,泉石遂成痼。 我竟然敢于声称自己追求清静的修行
弱龄慕遐举,久钦五岳游。 弱小的时候向往高远的志向,长期仰慕五岳游历。 岂曰俟婚嫁,堂上日西流。 难道说等到婚嫁的时候,家里的时钟已指向西边。 依然乡里人,夙志竟难酬。 依然是故乡里的人,我的愿望难以实现。 睇望飞云岭,飞云何悠悠。 望着飞云岭,白云悠悠地飘过。 去此片时程,驾言理方舟。 离开这里只有片刻的时间,请驾车去治理方舟。 愿附松萝枝,永与静者俦。 希望能依附在松萝树枝上
【注释】 李子长:即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巢许:传说中的高士,相传他们隐居不仕,以耕钓为生,后辞隐不出。 岁时:指年节。 伏腊:指农历十二月的祭日和新年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诗,写在诗人经过李子长的墓时所感。 首句写诗人经过墓地时,只见到一座坟墓而已,而没有见到这位“高人”。这一句是实写,也暗含虚设之意,用典而不着痕迹,耐人寻味。“不见高人李抱真”五字,把李子长与陶潜
海珠寺偕黎惟敬邓君肃梁思立唐寅仲谭永明陈忠父袁敬德集 蜃楼蛟室接青鸳,万壑奔腾浪欲吞。 锦缆牙樯时动兴,碧山琪树易销魂。 飞花似下谈经雨,落日犹传避暑尊。 海上奇游俱不浅,秋风人意满昙门。 注释: 1. 蜃楼蛟室接青鸳:形容海珠寺的建筑宏伟壮丽,仿佛蛟龙盘踞,与青鸳(即鸳鸯)相映成趣。 2. 万壑奔腾浪欲吞:形容海浪汹涌澎湃,如同万壑中的奔流,似乎要吞噬一切。 3. 锦缆牙樯时动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玉露萧森肺病苏,依依松桂散平芜。 第一联:“玉露萧森肺病苏,依依松桂散平芜。”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在秋天,玉露晶莹剔透,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清新的气息,使得肺部得以舒缓,仿佛病魔消散了一般。周围环绕的是郁郁葱葱的松树和桂花,它们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将大地上的荒芜之地都染上了一抹生机。 中天未觉瑶台迥,永夜俄惊海日呼。 第二联
【注释】 芳筵:指宴会。孤槛外:指栏杆外面。万山晴蔼:形容山色明媚,一片青翠。高悬幕榻:指高高的帷幕和坐榻。谁徐孺:即徐孺下陈蕃之榻。烂漫江亭:指酒醉后在江边的亭子中。玉莲红:指酒杯。 【赏析】 《镇皖楼叶郡守夏郡丞席上作》是明代诗人杨慎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于明嘉靖年间(1523年-1567年),当时杨慎因直言敢谏而得罪于朝廷,谪贬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市)。在赴任途中
【注释】 李子长:即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巢许:传说中的高士,相传他们隐居不仕,以耕钓为生,后辞隐不出。 岁时:指年节。 伏腊:指农历十二月的祭日和新年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诗,写在诗人经过李子长的墓时所感。 首句写诗人经过墓地时,只见到一座坟墓而已,而没有见到这位“高人”。这一句是实写,也暗含虚设之意,用典而不着痕迹,耐人寻味。“不见高人李抱真”五字,把李子长与陶潜
孤舟 春水弥茫远接天,微风斜燕最堪怜。 孤舟一系离人思,肠断凫雏傍母眠。 注释: 孤舟:独自航行的小船。 弥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远接天:延伸到天边。 微风斜燕:微风中燕子斜飞。 堪怜:值得同情怜悯。 一系:一根绳索连接着小舟。 离人思:离别的人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 肠断:悲痛欲绝的意思。 凫:野鸭的古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孤舟春水弥茫远接天”
诗句释义 - 杪秋独行行,恣意历群岫。:在秋季的傍晚独自行走(行)。尽情地游览山中群峰。 - 歘然山雨来,苍茫日将酉。:忽然间天空中的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天色渐渐昏暗。 - 披蓑入洞中,龙眠知我否。:披上蓑衣进入山洞,不知道龙是否已经睡着了(龙眠)。 - 澄潭深不流,飞瀑一何溜。:清澈的潭水深沉而平静,没有流动,瀑布从高高的悬崖上直泻而下。 - 盘旋路百折,石壁净如剖。:曲折的山路弯弯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