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萧森肺病苏,依依松桂散平芜。
中天未觉瑶台迥,永夜俄惊海日呼。
地折银河千派尽,风回铜柱万山孤。
乘空拟附双云鹤,致汝高阳旧酒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玉露萧森肺病苏,依依松桂散平芜。
第一联:“玉露萧森肺病苏,依依松桂散平芜。”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在秋天,玉露晶莹剔透,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清新的气息,使得肺部得以舒缓,仿佛病魔消散了一般。周围环绕的是郁郁葱葱的松树和桂花,它们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将大地上的荒芜之地都染上了一抹生机。

中天未觉瑶台迥,永夜俄惊海日呼。
第二联:“中天未觉瑶台迥,永夜俄惊海日呼。”这两句诗描述了夜晚的景象。在天空中,月亮高悬,星星点点,仿佛是瑶台仙境一般遥远而神秘。然而,当夜深人静时,突然听到了海潮的声音,如同海神的召唤,让人不禁感到惊讶。

地折银河千派尽,风回铜柱万山孤。
第三联:“地折银河千派尽,风回铜柱万山孤。”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地面上的银河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同时,狂风席卷着铜柱般的山峰,使它们显得孤立无援。

乘空拟附双云鹤,致汝高阳旧酒徒。
第四联:“乘空拟附双云鹤,致汝高阳旧酒徒。”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想象自己能够乘着一双云鹤飞向高空,与你们一起欣赏那美丽的景色。同时,他也想表达出对你们的思念之情,希望你们能够理解他的心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秋天的美丽景象和大自然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诗句中的“玉露”、“松桂”、“银河”、“铜柱”等意象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意。诗人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