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桃源卧闲叟,数把尘衣上山抖。清风明月满洞岩,野草幽花遍林薮。
于四时美景良辰,邀几个良朋好友。临清风诗几首,对明月酒数斗。
见幽花采盈手,踏野草足不蹂。軥辀林外数声啼,麋鹿山前几回走。
吟复吟,吟成纸上风雷吼。饮复饮,饮后衣裳绝尘垢。
大笑数声天下闻,闻者或讪亦或嗔。一笑石榴开口频,一笑老蚌徒含珍。
一笑石季伦,倘来富贵终杀身,杀身因溺坠楼人。
一笑李斯欲固秦,焚书坑士愚黎民,东门黄犬空狺狺。
一笑吴竹庐,不肯少屈以自伸,五十弃官归隐沦。
一生忠悃无地陈,治具满怀空自春。

【注释】

桃源:桃花源的简称,指世外桃源。

清世:美好的世道,即太平盛世。

桃源吟:以桃源为题而作的诗。

闲叟:隐居山中的老人。

尘衣:被尘埃污染的衣服。

洞岩:深幽的山洞。

林薮(sǒu):树林和草泽。

良辰:美好的时光。

軥辀(zhōu)林外:车马经过的树林。

麋(mí)鹿:一种鹿。

石季伦:石崇,晋朝人,封金城侯,曾为王恺所嫉妒,终因溺死。

吴竹庐:吴隐之,字隐士,南朝宋孝武帝时宰相,因不肯屈节以求自免,而被赐死。

东门黄犬:指东门黄犬之口,比喻谗佞之徒。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在赞美太平盛世的同时,借历史典故来讽喻现实。全诗以“桃源”为题,写一位隐居山中、过着田园生活的老人的逸乐生活。

首联描写了老人在山中的生活,他身着尘衣,登上高山抖落身上的尘土。清风明月洒满了山洞,野草幽花遍布林薮。这里用“清风明月满洞岩”来形容环境的优美,用“野草幽花遍林薮”来描绘山野景色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

颔联则通过描写四时的美景良辰,邀请几位友人来共度美好时光。他们饮酒作诗,欣赏自然风光,享受着难得的宁静与悠闲。这里的“临清风诗几首,对明月酒数斗”,既表现了他们高雅的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士大夫的风雅生活方式。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他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情景。他们在山林间漫步,采摘野花,踏过野草,尽情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美好。这一部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一联则是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诗人以石崇、吴隐之等人的历史事迹为例,指出这些人因为过于追求功名利禄,最终走上了不归路。这既是对他们个人的警示,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

这首诗通过咏史怀古诗的形式,赞美了太平盛世的美好,同时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名利看淡、追求自然生活的态度。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