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瘠以无肉,人俗以无竹。爱肉人所同,爱竹君所独。
门外俨渭川,庐旁即淇澳。月色锁碎金,风声凤凰曲。
大暑自清凉,隆寒亦苍绿。不受尘土侵,止厌牛羊触。
先生归去来,对此亦自足。竹床琴一张,竹轩书数束。
琴横竹阴弹,书展竹阴读。一弹一读罢,披怀酌醽醁。
百年洒洒天地间,管甚谁荣与谁辱。

【注释】

万筠一叟:指郑元美。郑元美(1389年—1467年),字明德,号东岩,又号青莲居士,鄞县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进士及第,授南京户部主事,迁员外郎、郎中。弘治初,为兵部尚书右侍郎兼侍读学士,出典湖广行省参政,改广东提学使,进按察使左副都御史,巡抚贵州。后历官至南京工部侍郎。卒后追赠礼部尚书。其书法与文誉并重,著有《青莲居士文集》。

渭川:渭水。在今陕西省中部。

淇澳:淇水之滨。在今河南省北部。

凤曲:凤凰的叫声。

归去来:归隐之意。

管甚:岂管得什么。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写竹,表现主人翁对竹的喜爱和向往。

“人瘠以无肉,人俗以无竹。”是说人们因为生活清贫而缺少肉食营养,人们因为庸俗浅薄而缺少竹子的高尚气节。这两句用对比的方法,突出竹子的高洁品质,从而表达了诗人对竹的热爱之情。

“门外俨渭川,庐旁即淇澳。”意思是说:庭院外面是渭河平原,院子里面则是淇河边。这里以渭河平原和淇河为背景,进一步烘托了竹子的高大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生长环境的赞美之情。

“月色锁碎金,风声凤凰曲。”意思是说:月光下竹子的影子如同碎金子一样闪闪发光,一阵风吹过仿佛听到了凤凰在歌唱。这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月亮、影子、碎金子、风声等自然景物赋予了生命,更加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美丽和高洁。

“大暑自清凉,隆寒亦苍绿。”意思是说:即使在炎热的大暑天气里,竹子也有清凉的感觉;即使是严寒的冬天,竹子也有苍翠的颜色。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坚韧不拔、经久不衰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深深敬仰之情。

“不受尘土侵,止厌牛羊触。”意思是说:竹子不会被尘土所污染,也不会受到牛羊的破坏。这两句既表现了竹子的高洁品质,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珍视和保护之心。

“先生归去来,对此亦自足。”意思是说:先生您回到家乡后,可以尽情地欣赏竹子的美好。这一句是诗人对主人翁的祝福和期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能够陪伴主人翁一同欣赏竹子的喜悦之情。

接下来四句,诗人继续描写竹子的美:

“竹床琴一张,竹轩书数束。”意思是说:我为你准备了一张竹床、一把琴和一个竹制的小书柜。这些简单的家具都选用了竹子制作,充分展现了竹子的实用价值和艺术美感。

“琴横竹阴弹,书展竹阴读。”意思是说:我一边弹奏着琴,一边阅读着书籍。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是一种多么惬意的生活啊!

“一弹一读罢,披怀酌醽醁。”意思是说:弹完琴,读完书后,心情豁然开朗,便举杯畅饮。这里的“一弹一读”既是对前面“琴横竹阴弹”“书展竹阴读”的具体描绘,也是诗人对这种生活情景的感受和体验。通过饮酒这一动作,诗人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喜悦之情。

最后两句,诗人再次强调竹子的高洁品质:

“百年洒洒天地间,管甚谁荣与谁辱。”意思是说:竹子在天地间飘荡了数百年,哪里管得谁荣辱得失呢?这两句既是对竹子的赞美,也是对主人翁的期望和祝福,表达了诗人对主人翁未来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