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绿野相,宋代独乐公。
起居候夷狄,姓氏传儿童。
古人不可作,谁是间世雄。
我公后其人,德业正尔同。
来为下览凤,去若冥飞鸿。
完名归造物,一节见始终。
区区汉两疏,图画未足工。
东山在何许,亦在东门东。
何孟春所作的《东山草堂四首为刘大司马作》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诗,其内容如下:
诗词原文:
舜日丽宸极,大明朝万方。
天下闻风声,我公真栋梁。
起居候夷狄,姓氏传儿童。
古人不可作,谁是间世雄。
我公后其人,德业正尔同。
来为下览凤,去若冥飞鸿。
完名归造物,一节见始终。
区区汉两疏,图画未足工。
东山在何许,亦在东门东。译文注释:
- 舜日丽宸极,大明朝万方:描绘了舜帝治理下的盛世景象,以及大明王朝的繁荣景象。
- 天下闻风声,我公真栋梁:表达了人们对刘大司马的敬仰之情,他如同栋梁一般支撑着国家的发展。
- 起居候夷狄,姓氏传儿童:描述了刘大司马在处理外交事务时的智慧和从容,以及他的名声如何流传于世。
- 古人不可作,谁是间世雄:提出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评价标准,即是否能够在关键时刻展现出非凡的才能。
- 我公后其人,德业正尔同:赞美刘大司马能够继承前人的遗志,并将自己的道德事业发扬光大。
- 来为下览凤,去若冥飞鸿:比喻刘大司马的到来如同凤凰降临,离去则如飞鸿远去,表达了对其到来和离去的不同感受。
- 完名归造物,一节见始终:强调了刘大司马的一生如同造物者的精心安排,他的功绩和品德将永载史册。
- 区区汉两疏,图画未足工:批评了当时的政治风气,即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人,他们的图谋并不能真正实现。
- 作品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刘大司马的卓越贡献,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诗中的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尤其是“昔闻谢安石,栖迹会稽山”一语,既点明了历史背景,又表达了对谢安的景仰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刘大司马的各种赞誉,展现了他的理想抱负和坚定信念。
何孟春的《东山草堂四首为刘大司马作》不仅是对刘大司马个人品质和政治成就的颂扬,也是对明代政治风貌的一种反思。这首诗以其深沉的历史感、鲜明的政治色彩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明代诗歌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