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公山好世争传,着我茅斋得几椽。
业主敢从今日定,山名如结再生缘。
天教避俗非真隐,人解离群是散仙。
胜迹可容成不朽,戴生能折券头钱。
【注释】
卜筑何公山:在今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卜筑:选择一处地方营建新居。
何公山好世争传:何公山景色优美,世人争相传诵。何公山:即黄山的别名。
着我茅斋得几椽:我的茅草房子只有几间。着我:我占有。茅斋:简陋的住房。
业主敢从今日定:现在的主人谁敢确定今天是否决定建造房屋?
山名如结再生缘:这山的名字就好像是重新建立的缘分一样。
天教避俗非真隐:上天让避开世俗并不是真正的隐士。
人解离群是散仙:人们理解并脱离群体是神仙。
胜迹可容成不朽:美好的遗迹可以容纳成为不朽的作品。
戴生能折券头钱:戴生能够折断券头钱,形容才高八斗。戴生:指李白,李白号青莲居士,又号“太白”。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当时李白正在庐山脚下的采石矶隐居,他的朋友贺之章特地来寻访他,李白作此诗赠之。
首句以何公山起兴,何公山为天下名山,故作者说“好世争传”。次句说自己住在这里,只是茅屋数间,表明自己并不以富贵自居。三、四两句写主人打算造房,而自己则认为现在的主人谁也不敢肯定是否已经决定要建房了。这两句表面看来似乎对主人表示不欢迎,其实不然,诗人的意思是想告诉朋友,这里是个宝地,将来一定会有好事发生,而自己却不愿与它发生瓜葛。
五、六两句写自己的志向。他认为既然这里是好地方,就应当留下美好的遗迹,所以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流传千古。最后两句写友人的才能。他认为友人才华横溢,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的谦逊和远大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