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京新改岁,怪尔避风尘。
伏枕原非病,裁诗最有神。
江山含紫气,梅柳斗青春。
憔悴还如昨,谁怜泽畔人。

【注释】

汉京:指京都长安。新改岁:《汉书·武帝纪》载:“太初元年,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表章六经。”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即太初元年。伏枕:因病卧床不起。裁诗:写诗。紫气:祥瑞之气。泽畔:古地名,在今安徽宿县西南。

【赏析】

这首五言排律,以“病”起兴。开篇点题,“汉京新改岁”,即从长安的春天说起。诗人由长安而联想到自己,因“方子及病中见示之作”,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早春和方子及病中见示之作”这一句,交代了写作此诗的具体原因。方子:作者的朋友名。方孝孺字希直。

首联“汉京新改岁”,“汉京”,指京城长安。“新改岁”,即新春伊始,万象更新。诗人由长安而联想到自己的家乡,因“方子及病中见示之作”而写下这首诗。

颔联“怪尔避风尘”。“方子”即作者的朋友方孝孺。方孝孺因反对朱棣篡位称帝建文帝被杀,被明成祖朱棣追封为“奉祀祠侯”。他因不愿做亡国之君的臣民,遂隐居不出。

“伏枕原非病”,“伏枕”,卧着未起,犹言生病。“裁诗最有神”。“裁诗”,即创作诗歌。“最有神”,即最有灵气,有灵感。

颈联“江山含紫气”,“紫气”,传说中吉祥的云气。“梅柳斗青春”,“斗”,争胜。“梅柳”,即梅花、柳树。“斗”,争芳斗艳,形容春天的生机勃发。“紫气”、“梅花”、“柳枝”都是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也是对友人的赞颂。

尾联“憔悴还如昨”,“憔悴”,形容身体消瘦,脸色枯黄。“谁怜泽畔人”中的“泽畔”,指长江边。这里借指作者的家乡。“谁怜”,即谁能可怜,指谁能同情、怜悯我。“泽畔人”,暗指作者。“泽畔人”在这里既指方孝孺,也借指作者自己。“泽畔人”的境遇与“憔悴还如昨”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不幸遭遇的深深同情。

这首诗的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语言清丽,富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