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栽千树橘,况近百花庄。
何用愚名谷,只宜醉作乡。
行藏高卧稳,岁月著书长。
兴到来看竹,无劳枉报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创作的《题戴氏风泽山房》。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谁栽千树橘,况近百花庄。
注释:谁栽种了成百上千的橘子树?况且这近在咫尺的花庄也如此美丽迷人。
赏析:此诗开篇即以“谁栽千树橘,况近百花庄”来描绘山房周边的自然风光,用“谁”字设问,既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喜爱,也表达了他对于自己能够拥有这样一个好地方的惊喜与自豪。这里的“橘”指柑橘,是一种常绿果树,象征着丰收和富裕;“百花庄”则可能指的是一个风景如画、百花争艳的地方。整句诗通过提问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于自己所处环境的珍惜。

何用愚名谷,只宜醉作乡。
注释:何必追求一个愚名的谷地,只适合沉醉于这美丽的乡村之中。
赏析:诗人在这里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认为,与其追求虚名或者名利,不如陶醉于眼前的美景之中,享受那宁静而美好的乡村生活。这里的“愚名谷地”可能是指那些名声不显却充满自然之美的地方,而“醉作乡”则是形容诗人在乡村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仿佛置身于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行藏高卧稳,岁月著书长。
注释:行走隐居的生活安稳舒适,岁月里勤于著述,长流不断。
赏析: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乡村中的悠然自得。他不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还致力于文学创作,将这种生活方式视为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高卧”意味着诗人选择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远离尘嚣;“著书长”则体现了诗人勤于思考、乐于书写的精神风貌。

兴到来看竹,无劳枉报章。
注释:兴致来了就来欣赏竹子,无需徒劳地撰写诗文来夸赞。
赏析: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他认为观赏竹子本身就是一种乐趣,不需要借助文字去刻意描述;同时,诗人也提醒我们,生活中的真正美好往往不需要过多修饰和夸张的言辞来表达。这里的“兴到”意味着诗人在某个时刻突然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从而产生一种难以抑制的愉悦感;而“枉报章”则是指在喧嚣的社会或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好,而只是忙于追求功名利禄。

整首诗通过对戴氏风泽山房周边环境和生活状态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追求内在平和与精神富足的人生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