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新开日,文旌暂过时。
衣冠成小试,丝竹更相随。
冻柳依高堞,霜荷傍曲池。
夜来占宝气,应向斗牛知。

【注释】

过书院二首:作者在京城时曾经游览过书院,这组诗是追忆游历书院的见闻和感受。书院:古代的学校。文旌:指飘扬的旗子,这里用作代称。丝竹:乐器。冻柳:被冰雪冻着的柳树。霜荷:被霜打过的荷花。宝气:神采、灵气。斗牛: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古人以之代表天帝。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游览书院时的所见、所感。开头两句说,书院刚刚开办起来的时候,我也曾来参观。“新开”二字,点出时间。“暂度”,即暂时停留。“日”字,又暗含了时间的短暂。这两句是说,书院刚开学时,我就曾到这里来参观过。“衣冠”句,承上启下。衣冠,指儒服,这里代指读书人。“小试”,表示初试锋芒,也暗含了诗人自己的用意。“丝竹”两句说,我在这里看到,读书人正在用乐声相随。这里既表现了书院的学习气氛,也暗示了书院中师生们的精神风貌。接着,“冻柳”两句,写书院周围的景色。“高堞”指城墙上突出的垛口。“曲池”,池塘。“冻柳”、“霜荷”,分别写出了冬末春初时特有的景象。这四句描写了诗人游览书院时所看到的景色,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书院的赞赏之情。最后两句说,夜来我占宝气,应向北斗星和牵牛星(斗牛)知道。这是写自己对书院的祝愿。

全诗从时间上看,有“新开”和“暂度”两个关键的时间点;从空间上看,有“衣冠”和“丝竹”这两个关键的动作。因此,全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过书院”,由“开新”到“暂度”;第二层为“观书院”,由“衣冠丝竹”到“冻柳霜荷”;第三层为“赞书院”,由“占宝气”到“祝”。

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语言平易浅近,自然流畅,没有雕琢的痕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