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绝孤城掩,溪傍春事残。
岸霞晴映树,汀雨暮生寒。
风外看花尽,烟中望柳繁。
静观时物变,独立思千端。
【注释】
独立:形容孤独。鼓绝:击鼓声停,表示战事已经结束。孤城掩:只有一座城池被掩蔽着。春事残:春意已尽。岸霞:水边山崖上的彩霞。汀雨:小沙洲上的细雨。风外看花尽:站在风中,只见花朵凋零殆尽。烟中望柳繁:在烟雾中看到柳条繁密。独立思千端:一个人默默地思考。
【译文】
战鼓停止,孤城被掩映着,溪边的春意已消失殆尽。
岸边的彩霞映照着树木,沙滩上的雨水在暮色中增添了几分寒意。
在风中望着落尽的花朵,烟雾中看着茂密的柳树。
默默观察世间万物的变化,独自沉思许多问题。
【赏析】
此诗首联两句写景,颔联两句抒情。全诗通过描绘景物,表达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喜悦之情以及由此带来的深深的孤独感。
诗的开头两句“鼓绝孤城掩,溪傍春事残”描写了战后荒凉的景色。战鼓声的停止,使得这座孤城更加显得寂静和凄凉;春天里原本应该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自然景象,也因为战争而失去了原有的色彩。这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了一种深深的悲凉和失落感,为后面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岸霞晴映树,汀雨暮生寒”进一步描绘了战后的自然景色。晴朗的日子里,岸边的彩霞映照在树木上,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而在黄昏时分,细雨落在沙滩上,又给这片大地带来了一丝寒意。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战争的厌恶。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风外看花尽,烟中望柳繁”,这两句诗则通过描绘诗人在风中看到花朵凋零的景象以及在烟雾中看到柳树繁茂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思考。这里的“风外”、“烟中”都是一种模糊的背景,使得诗人的思绪更加深远和广阔。这种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表现诗人情感的方式,使得诗歌的表现力更加强烈和深刻。
结尾两句“静观时物变,独立思千端”则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人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而自己却依然独立地站在那里,深深地思考着许多问题。这种深沉的思考和独处的孤独感,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复杂和丰富。
这首诗通过对战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刻认识和感悟。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