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宵岩电发,二月始鸣雷。
落地殷仍起,盘空划欲回。
蛟龙入浦溆,风雨过城隈。
独坐明灯里,空堂万虑催。
闻雷
中宵岩电发,二月始鸣雷。
落地殷仍起,盘空划欲回。
蛟龙入浦溆,风雨过城隈。
独坐明灯里,空堂万虑催。
注释:
中宵岩电发 —— 半夜里岩石上的雷电发出声响。
二月始鸣雷 —— 农历二月才开始听到雷声。
落地殷仍起 —— 雷声落下时仍然震耳欲聋,然后才慢慢消失。
盘空划欲回 —— 闪电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似乎要回到地面。
蛟龙入浦溆 —— 像蛟龙一样的东西进入了河中的小洲(浦溆,指水边的小洲)。
风雨过城隈 —— 风雨在城墙上呼啸而过,声音震天。
独坐明灯里 —— 独自坐在明亮的灯光下。
空堂万虑催 —— 在空旷的厅堂里,无数的思绪和忧虑都涌上心头。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雷电现象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雷电的声音、形态和影响,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首句“中宵岩电发”,描绘了夜晚岩石上的雷电发出声响的场景。这里的“中宵”指的是深夜,而“岩电发”则形象地描绘了雷电在岩石上爆发的情景。
第二句“二月始鸣雷”,点明了雷声出现的时间。这里用“始”字,强调了雷声的出现是与众不同的,也是对前一句的具体补充。
接下来的两句“落地殷仍起,盘空划欲回”,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描述。诗人通过对雷声的描述,展现了雷声的力量和震撼力。这里的“殷”字,用来形容雷声震耳欲聋的程度,而“划欲回”则形象地描绘了闪电在天空中的形态,仿佛是在向人们展示它的威力。
接下来的四句“蛟龙入浦溆,风雨过城隈”,则是对雷电影响的描写。在这里,诗人将雷电比作蛟龙入海,形象地表现了雷电的力量和威猛。这里的“风雨过城隈”则是指雷电带来的风雨席卷了城墙,形象地展示了雷电的威力。
最后两句“独坐明灯里,空堂万虑催”,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情绪的表达。在这里,诗人通过独自坐在明亮的灯光下,感受到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他也被雷电的威力所震撼,感到自己的思绪和忧虑都被激发了出来。
整首诗通过对雷电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内心情感的体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