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舍扫莓苔,故人尊始开。
相违频问讯,乍见各徘徊。
瘴疠一身在,风尘万里来。
欲询滇蜀胜,惭愧子长才。
【赏析】
这是一首答诗,是作者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被贬到浔州(今广西南宁)后写的。诗人在这首诗中以真挚的友谊、高尚的人格和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来表达他对李马的怀念。
“官舍扫莓苔,故人尊始开。”开头两句写自己回到官署时的情景,门生李马正在迎接。“扫莓苔”,说明久别重逢,心情喜悦;门生迎接,说明师生情深。这里“扫”字用得很好,不仅说明了环境的变化,而且也暗示了门生对自己的态度。
“相违频问讯,乍见各徘徊。”这两句写相见后的心情。由于久别,所以见面后很自然地会有很多话要说,但又说不出来。因此,见面后,两人都感到有些不安,互相望着对方,不知该说什么好,所以显得有些徘徊不前。这句中的“相违”和“乍见”都表明了两人久别重逢的激动心情。
“瘴疠一身在,风尘万里来。”接下来,诗人又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身染瘴疠,长途跋涉,来到异地,心中充满了忧虑。这里的“瘴疠”,指南方湿热的气候使人容易得病。“一身”和“万里”都用得恰到好处。“一身”写出了自己长途跋涉之辛苦,“万里”则写出了旅途之漫长。这两处都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使诗歌更富表现力。
最后两句“欲询滇蜀胜,惭愧子长才。”则是说自己很想了解一下云南、贵州一带山水的风光,但又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因为自己的才能还不足以胜任这样的任务。这几句虽然只是谦虚地说说自己的能力有限,但可以看出诗人对于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