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北亭上,怅然秋望深。
碧山聊柱杖,沧海未抽簪。
苑上开云閤,窗中叠雾岑。
长安足尘土,常过此登临。
日暮北亭上,怅然秋望深。
碧山聊柱杖,沧海未抽簪。
苑上开云閤,窗中叠雾岑。
长安足尘土,常过此登临。
注释:
日暮:傍晚。亭:指郭氏园亭,即王氏园亭,位于洛阳城西。
怅然:失望的样子。
碧山聊柱杖:在碧山(即华山)上拄着拐杖远望。聊:姑且;柱杖:拄着手杖;聊:姑且,暂时;柱:支撑。
沧海未抽簪:大海尚未露出水面。沧海:大海,这里泛指黄河、长江一带的水域。抽簪:拔下帽子。
苑上开云阁:郭氏园中的高台上有一座云阁。苑:花园;阁:楼阁。
窗中叠雾岑:郭氏园内的楼阁之间,云雾缭绕,宛如山峰。窗:窗户。叠:重叠。
长安足尘土,常过此登临:长安(古称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到处都是尘土,我常常走过这里登上高台观赏。长安:古都名,指洛阳。足:满。
赏析:
这是一首登览之作,作者在诗中以“日暮”开头,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情景,营造了一种萧瑟的气氛。然后诗人又用“怅然秋望深”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沉思。接下来,诗人在诗中详细描写了他在郭氏园亭中所见到的景象,从碧山到云阁,再到园内的楼阁之间的云雾,都显得那么美丽而又神秘。最后,诗人以“长安足尘土,常过此登临”,表达了他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这首诗通过对郭氏园亭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