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长安柳,春风吹暮天。
花飞御沟水,叶傍汉宫烟。
绕岸犹堪折,临流更可怜。
故园无限树,零落战场边。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该种题型,首先要读懂诗歌的内容与主旨,把握其情感倾向。然后要掌握常用的几种分析手法,如炼字、修辞、表现手法等。最后要对诗歌进行赏析,指出其运用的写作技巧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此诗写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在长安为官时对国事忧虑的情怀。

第一联“三月长安柳,春风吹暮天”。首句点出时间,三月正是春天,春风是自然万物生长的媒介,春风中吹拂着长安城的柳树,这一句交代了地点和环境,同时写出了春天的景象。第二句写风,风从柳梢上掠过。暮天,傍晚的天空,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也暗示了作者的心情。

第二联“花飞御沟水,叶傍汉宫烟”。花,即柳絮,随风飘落,像白色的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水,指御河中的流水。这句描写了柳花随风飘散的景色。第三句“叶傍汉宫烟”,描绘了柳树依偎在宫廷附近的景象。汉宫,是指汉代皇宫,这里借以比喻京城。

第三联“绕岸犹堪折,临流更可怜。”柳枝环绕着岸边,似乎还经得起折断;而柳枝临流,则更加显得娇弱可怜。这句描写了柳枝的生长环境。

第四联“故园无限树,零落战场边。”故园,是指自己的家乡;战场边,指战火纷飞的地方。诗人用“无限”来形容故乡的树木,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三月里长安城的杨柳枝条柔软细长,春风轻轻吹过柳梢头。

柳絮随风飘落御河水面,柳枝依傍在汉宫旁边烟雾弥漫。

柳树环绕着河岸仿佛还可以折断,而柳枝临流更加让人怜爱。

故乡的原野有无数棵柳树,如今却只剩下战火纷飞的战场上。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左拾遗期间。当时安禄山叛军正节节进逼长安城下,形势十分危急。诗人目睹了这一悲惨景象,不禁悲从中来,写下了这首《长安柳》。

全诗以柳起兴,以景结情。开头两句“三月长安柳,春风吹暮天”,点明时令为三月,地点为长安。“三月”既表明季节,又表明时光的流逝;“春风”既有自然景观,又有社会背景。“暮天”二字,既是写实,又是虚写,暗寓诗人内心的惆怅之情。

中间两联紧承首联而来:一“飞”一“傍”,两个动词连起来,便绘出了一幅生动的春光图。飞絮、落英、烟霭、柳絮,这些充满动感的形象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诗人将柳絮比作翩翩飞舞的蝴蝶,将落英比作漫天飘舞的雪花,将柳烟比作了袅袅上升的炊烟,将柳絮比作了纷纷扬扬的飞雪,形象鲜明,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

尾联“故园无限树,零落战场边”,诗人将前文的景物进一步扩展,使整个画面充满了悲愁的气氛。诗人由眼前的春景想到了自己远在他乡的家国大事,想到了战乱带给人们的灾难和痛苦。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