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汝今南下,怜予一望家。
乱声求侣急,高影背人斜。
月静林无叶,云寒菊有花。
万行关塞泪,秋日堕胡笳。

闻雁

见汝今南下,怜予一望家。乱声求侣急,高影背人斜。月静林无叶,云寒菊有花。万行关塞泪,秋日堕胡笳。

注释

  • 见汝今南下:指听到远处大雁南飞的声音。
  • 怜予一望家:表示诗人因思念家乡而感到悲伤。
  • 乱声求侣急:形容雁群飞行时发出急促的叫声。
  • 高影背人斜:描述雁群飞行时高大的身影斜对着观察者。
  • 月静林无叶:描写月光下树木的静谧景象。
  • 云寒菊有花:通过对比描绘出寒冷天气中菊花盛开的景象。
  • 万行关塞泪:表达了诗人因为思乡而流泪的情感。

赏析

《闻雁》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在秋天雨夜、归思正深之际所作,通过描写听到远方大雁南飞的声音引发游子对故土的深切怀念,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凄切古澹,首二句“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便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诗的开头“见汝今南下”,直接点明了主题,即看到南飞的大雁。这种场景触发了诗人对家乡的强烈思念,从而引出“怜予一望家”一句,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期盼。接着,“乱声求侣急,高影背人斜”运用了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观察,描述了雁群飞行时的紧张和有序,以及它们与人类形成对比的场景。这些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也加深了读者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理解。

“月静林无叶,云寒菊有花”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向往。月亮的宁静、森林的寂静与大雁南飞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而菊花在寒冷中的盛开则象征着希望和坚韧,与雁群形成了和谐的画面。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闻雁》通过描绘大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展现了唐诗的深邃内涵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