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功名亦壮年,丈夫才气岂徒然。
渡河春羡蛟龙起,望阙晴看日月悬。
江畔梅花初送雪,天边杨柳正含烟。
悲歌此日临燕赵,未许奇游属马迁。

【注释】

四十:四十六岁,这里指任宏器的年龄。

丈夫才气岂徒然:丈夫的才华和气概岂能是徒然的。

渡河:渡过黄河。

蟾(chán)龙起:比喻贤能之人得到重用。

望阙:仰望宫阙,表示对朝廷的忠诚。

江畔:指代诗人自己的家乡。

天边:指遥远的北方。

燕赵:泛指北方地区。

此日:今日。

马迁:即司马迁,西汉史学家。

【译文】

四十岁功名也壮年,丈夫才能和气概难道只是空想吗?

渡过黄河羡慕蛟龙腾飞,望着宫阙晴朗看到日月高悬。

江边梅花刚刚送走雪,天边的杨柳正含烟初晴。

今天悲歌临别燕赵,还不许奇游属马迁。

【赏析】

这首诗写任宏器去京赴考,诗人作诗相送,表现了对朋友前途的祝愿,同时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首联“四十功名亦壮年,丈夫才气岂徒然”两句,以任宏器的年纪和其才华为题,表达对友人前程的美好期许。“四十”是虚指,用以形容任宏器正值青春壮年之时,此时正是他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好时机。这里的“功名”指的是仕途上的成功和成就,而“男子才气”强调的是任宏器的卓越能力和非凡才华。诗人认为任宏器不仅年纪正当壮年,而且具有非凡的才干和潜力,因此对他未来的仕途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一联表达了对任宏器未来成功的祝愿,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支持。

颔联“渡河春羡蛟龙起,望阙晴看日月悬”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任宏器在赴京考试时的壮志凌云和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心情。“渡河”暗喻任宏器即将踏上赴京之路,象征着他的事业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春羡蛟龙起”则形象地展现了任宏器内心的激动与自豪,仿佛蛟龙得到了上天的青睐,即将展翅高飞。而“望阙”则表明了他对朝廷的忠诚和向往,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朝廷的认可和重用。这里的“晴看”意味着在晴朗的日子里,任宏器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感受到一种明朗和坚定的力量。这一联通过描绘任宏器赴京考试时的场景和心境,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坚定信念。

颈联“江畔梅花初送雪,天边杨柳正含烟”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同时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江畔梅花初送雪”中的“梅花”既点明了地点,又寓意了任宏器即将离乡背井去往京城的远行;“初送雪”则意味着梅花在春天到来之前就已经凋落,象征着任宏器离开家乡的时间可能已经提前到了冬天。“天边杨柳正含烟”则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杨柳依依、烟雾缭绕,显得格外柔美而宁静。这里的杨柳不仅代表着江南的自然风光,也寓意着任宏器即将面临的新的生活和挑战。

尾联“此日悲歌临燕赵,未许奇游属马迁”则表达了诗人对任宏器赴京考试的祝福和他对自己命运的感慨。“悲歌临燕赵”意味着诗人在临别之际心情复杂,既有对朋友前途的担忧,也有对朋友离去后的思念之情。“未许奇游属马迁”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感叹,暗示了自己虽然才华出众但尚未得到充分展现的机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前程的祝福和自己命运的无奈,同时也体现了诗歌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情感内涵。

整首诗语言朴实而意蕴深远,通过对任宏器赴京考试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谊和对朋友前途的关切之情。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慨,给人以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