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午入大谷,烈阳经中天。
树木多郁蒸,石坼起焦烟。
屈地饮我马,数尺不得泉。
仆夫告饥渴,挥汗堕马前。
安得万间厦,坐使清风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此题的解答,首先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概括出诗中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亭午入大谷,烈阳经中天。树木多郁蒸,石坼起焦烟。”意思是:中午时分进入大山谷,烈阳直射头顶。树林茂盛多雾气,山石裂开起焦烟。”亭午”的意思是正午,中午,中午时,太阳正高照,“烈阳”即强烈的日光;“郁蒸”,形容草木茂盛;“坼”,裂开、破裂;“焦烟”,指因高温而发出的烟雾。这几句描写了诗人在大山谷中,烈日当头,树木葱茏茂盛,山石裂开,发出焦烟的景象。
“屈地饮我马,数尺不得泉。仆夫告饥渴,挥汗堕马前。”意思是:曲折的山路让我的马饮水,水只有几尺深。仆人告诉我口渴难忍,他挥舞着汗水落在我面前。“屈地”“仆夫”、“数尺”“仆夫告饥渴”,都是写诗人旅途艰辛。
“安得万间厦,坐使清风延。”(《自武陵至沅陵道中十首》)意思是:怎么才能拥有十万间的房屋啊,这样就能让人在凉爽的风中休息。“安得”“万间厦,”“清风”都是写诗人对美好环境的向往,渴望有个宽敞明亮的房间,让风吹进室内,享受凉爽的舒适环境。最后一句“安得”一词,表达了诗人迫切的愿望。
“安得万间厦,坐使清风延”是全诗的主旨句,也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核心所在。“安得”二字,既表明诗人的强烈愿望,也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憧憬之情。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旅途辛苦、向往美好生活的诗。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大山谷图:中午时分进入大山谷,烈阳直射头顶;树林茂盛多雾气,山石裂开起焦烟。后四句则刻画出一幅旅途艰险图:曲折的山路让我的马饮水,水只有几尺深。仆人告诉我口渴难忍,他挥舞着汗水落在我面前。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旅途的艰辛和劳累。“安得”二句是全诗的主旨句,它既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核心所在,也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一个“安得”将诗人的急切心情充分表现出来,他迫切希望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他休息,享受一下凉爽的清风。“安得”一词,表达了诗人迫切的愿望,表现出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憧憬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写旅途艰难以及诗人对理想境界的热切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