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马山上行,山高何巍巍。
修阪接飞翼,百步仍九回。
俯视烟霭中,众山郁何垒。
茫然望四海,万物亦已衰。
昔我别京国,朱华犹未希。
岁节忽复易,何时当旋归。
【注释】
武陵:古县名,汉高祖时置,治今湖南常德市西。唐改称朗州。沅陵:古县名,治今湖南芷江县北。
驱马山上行:驱马登上山去。
百步犹九回:百步之内仍须翻越多次才能到达山顶。犹,还是。
俯视烟霭中:低头看到烟雾弥漫之中众山。霭,云气。何垒,多么高峻。垒,高台。
茫然望四海:茫茫然地眺望四野。
亦已衰:也即衰老了。已,止。
朱华:赤色华采,喻指朝霞或太阳。希,少。
岁节:年节,指农历新年。忽复易:忽然又改变了。
归:归来。旋归,很快返回家乡。
【赏析】
《自武陵至沅陵道中杂诗十首》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写于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是李白在游历湖南时所做。全诗共十句,每句都运用夸张的手法来描写景色。
第一联“驱马山上行,山高何巍巍”,诗人骑马登山,只见山势高耸,直入云端。第二联“修阪接飞翼,百步仍九回”描绘山路险峻,曲折蜿蜒。第三联“俯视烟霭中,众山郁何垒”诗人俯视四周,只见烟雾缭绕中的群山高耸入云。第四联“茫然望四海,万物亦已衰”诗人放眼望去,四野茫茫,万物皆已衰老。第五联“昔我别京国,朱华犹未希”回想当年离开京都长安时,朝阳初升,红霞满天。第六联“岁节忽复易,何时当旋归”时光流逝,岁月更迭,诗人不知何时能回到故乡。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夸张手法和比喻手法,将自然景观描绘得生动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