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州地多古松树,千株万株植官路。
故老犹能记岁年,行人不解知朝暮。
临江西来烟雾起,夹谷连山一百里。
黛色寒通七泽云,秋声夜卷三江水。
郡城之北江水东,鄂王祠庙丹青空。
英雄为谟本宏远,古水至今多烈风。
忠魂义魄杳何在,故物依然见遗爱。
繁枝百世人不剪,直气千寻我当拜。
六年前过蒲圻城,古松阴中三日行。
空山倒挂雷雨黑,盛夏常贮炎风清。
邮亭传舍总萧瑟,郁抱烦襟亦飘逸。
回岩峭壁奔洪涛,老蔓长藤翻白日。
只今复向巴立道,野草渐多松渐少。
仄径孤根半蚀苔,夕阳几树空垂茑。
昔时所见合抱材,断枝落叶随蒿莱。
过客山中想清籁,行徒道上愁黄埃。
辇山舆岭万千重,半作豪家楼上栋。
古人之力今人劳,大厦明堂不得用。
年年官吏催斧斤,故老虽怒那敢嗔。
这首诗的原文是:
古松行
岳州地多古松树,千株万株植官路。
故老犹能记岁年,行人不解知朝暮。
临江西来烟雾起,夹谷连山一百里。
黛色寒通七泽云,秋声夜卷三江水。
郡城之北江水东,鄂王祠庙丹青空。
英雄为谟本宏远,古水至今多烈风。
忠魂义魄杳何在,故物依然见遗爱。
繁枝百世人不剪,直气千寻我当拜。
六年前过蒲圻城,古松阴中三日行。
空山倒挂雷雨黑,盛夏常贮炎风清。
邮亭传舍总萧瑟,郁抱烦襟亦飘逸。
回岩峭壁奔洪涛,老蔓长藤翻白日。
只今复向巴立道,野草渐多松渐少。
仄径孤根半蚀苔,夕阳几树空垂茑。
昔时所见合抱材,断枝落叶随蒿莱。
过客山中想清籁,行徒道上愁黄埃。
辇山舆岭万千重,半作豪家楼上栋。
古人之力今人劳,大厦明堂不得用。
年年官吏催斧斤,故老虽怒那敢嗔。
注释与赏析:
- 古松行: 一首描写岳州(今属中国湖南省)古松之美及其历史意义的诗。
- 岳州地多古松树,千株万株植官路。 岳州地区生长着大量的古松,这些松树遍布于官府的道路旁。
- 故老犹能记岁年,行人不解知朝暮。 尽管年长者仍记得这些松树的历史,但普通行人却不知道它们的存在。
- 临江西来烟雾起,夹谷连山一百里。 从江西方向来的烟雾开始升起,山谷之间连绵不断的山峰有一百多里长。
- 黛色寒通七泽云,秋声夜卷三江水。 深灰色的颜色与远方的湖泊和云雾相接,秋天的声音在夜晚可以传到三江的水面上。
- 郡城之北江水东,鄂王祠庙丹青空。 在府城的北部有一条河流向东流去,而鄂王祠庙虽然曾经有壁画,但现在却空无一物。
- 英雄为谟本宏远,古水至今多烈风。 英雄人物的谋略原本宏伟远大,这些古老水流至今仍保持着强烈的活力。
- 忠魂义魄杳何在,故物依然见遗爱。 那些忠诚的魂魄和义气的灵魂已经无处寻觅,但遗迹仍然见证了人们对它们的敬爱。
- 繁枝百世人不剪,直气千寻我当拜。 尽管人们经常修剪这些繁茂的枝条,但我仍然以崇敬的心态仰望它,想要跪拜。
- 六年前过蒲圻城,古松阴中三日行。 六年前我曾路过蒲圻城,在那棵古松的树荫下度过了三天。
- 空山倒挂雷雨黑,盛夏常贮炎风清。 在空旷的山中,大雨倾盆而下,雷雨使得天空显得昏暗;在炎热的夏季,清凉的微风常常使空气变得清新。
- 邮亭传舍总萧瑟,郁抱烦襟亦飘逸。 驿站和旅馆总给人一种凄凉、忧郁的感觉,尽管这种情绪有时也会让人感到轻松愉悦。
- 回岩峭壁奔洪涛,老蔓长藤翻白日。 陡峭的岩石和藤蔓随着洪流翻滚,如同翻腾的白日一般壮观。
- 只今复向巴立道,野草渐多松渐少。 如今这里又开始出现了巴陵的路径,但野草逐渐增多了,而松树则逐渐稀少了。
- 仄径孤根半蚀苔,夕阳几树空垂茑。 狭窄的小路和孤单的根部被苔藓侵蚀,只有几棵树在夕阳下空荡荡地挂着茑鸟的巢。
- 昔时所见合抱材,断枝落叶随蒿莱。 以前见过的那种巨大的木材现在已经不见了,只有断枝和落在地上的树叶跟杂草混在一起。
- 过客山中想清籁,行徒道上愁黄埃。 游客们来到山林之中希望能听到清脆的音乐,而行走于道路上的人们则因灰尘而感到忧愁。
- 辇山舆岭万千重,半作豪家楼上栋。 山脉和丘陵层叠重叠,有的变成了豪门大宅楼阁的一部分。
- 古人之力今人劳,大厦明堂不得用。 古代人的勤劳努力现在无法转化为现实的成果,因此宏伟的建筑也无法得到使用。
- 年年官吏催斧斤,故老虽怒那敢嗔。 每年的官吏都在催促砍伐树木,即使是愤怒的老人也不敢表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