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车若水流,宫阙似云浮。畿田一千里,山河十二州。
城中甲第共崔巍,别起云甍接露台。旭日才临万户动,飞尘遥见九关开。
九关鸡鸣竞车马,百僚已集金门下。入卫皆为龙虎军,来朝尽是貂蝉者。
天子乘春览物华,霓旌羽扇五云车。六龙不驻千官仗,匹骑常过七贵家。
七贵家连凤城里,转日薰天势无比。池榭春来锦绣围,楼台日暮歌钟起。
复有蒙恩过董仇,执柄持权得自由。不使府中除将相,直教门下谒王侯。
王侯贵人慕豪富,意气相看益骄妒。未惜朱闲騕袅驹,岂论金谷珊瑚树。
托身日月有光辉,举翼风云多会遇。可怜汉室盛衣冠,扬雄蓬巷独饥寒。
终岁校书空闭阁,十年执戟不迁官。公孙射策取卿相,李广冯唐徒自叹。
《入京篇》是明朝时期于谦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宏大的长安城图景。下面将逐句释义这首诗:
- 首句“轩车若水流”:“轩车”指高车驷马,形容官员出行时的豪华气派,“若水流”则用比喻的手法,形容这些车辆在宽阔的官道上缓缓前行,如同流水一般,给人一种流畅、平静的感觉。
- 次句“宫阙似云浮”:宫阙,指的是宫廷建筑,这里通过“似云浮”来形容其宏伟壮丽,仿佛天空中飘浮的白云,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 第三句“畿田一千里”:畿田,指的是京师周围的农田,一千里则表示范围广泛。这一句描绘了广阔的农田景象,展现了首都周边的自然风光。
- 第四句“山河十二州”:山河,通常用来象征国家的疆土,十二州则强调了这片土地上蕴藏的巨大财富和资源。这两句共同勾勒出国家疆域广阔、资源丰富的画面。
- 第五至八句为京城景象:“城中甲第共崔巍”,城中的豪宅相互辉映,显得格外壮观。“别起云甍接露台”,分别有高大的建筑和精致的露台,展现出京城中贵族生活的奢华。“旭日才临万户动”,太阳刚升起的时候,整个城市都为之震动,表现出繁华的景象。“飞尘遥见九关开”,远方可以看到九座城门同时开启,显示了京城的繁荣和开放。
- 第九至十一句为百官生活:“九关鸡鸣竞车马”,九座城门响起鸡鸣,人们争相驾车出门,反映了朝廷的繁忙和朝臣们的生活状态。“百僚已集金门下”,所有的官员都已汇聚在金门之下,准备接受皇帝的召见。
- 第十二至十三句为宫廷生活:“入卫皆为龙虎军”,进入皇宫的都是身负重任的勇士,如同龙虎一般英勇。“来朝尽是貂蝉者”,前来朝见的都是穿着华丽服饰的高官显贵。
- 第十四句至二十句为天子生活:“天子乘春览物华”,天子在春天观赏万物的美好,享受着帝王的尊贵和乐趣。“霓旌羽扇五云车”,乘坐着装饰华丽的车子,周围环绕着五彩缤纷的旌旗和羽扇,显得威风凛凛。
- 最后两句为民间景象:“六龙不驻千官仗”,六龙不停下百官的仪仗队,显示出朝廷的繁忙和秩序井然。“匹骑常过七贵家”,普通的百姓常常路过七位高官的府邸,体现了社会的等级差异和富贵人家的奢华。
《入京篇》通过对京城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盛唐时期首都的繁荣与辉煌。诗中的“轩车若水流”、“宫阙似云浮”等句子,不仅生动刻画了京城的宏伟景象,还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人以辛辣的笔触讽刺了进贡的歪风,展现了自己的高洁志向和品质,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