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有楚,隰有苦。
子车驷牡,驾言徂矣,见子之父。
原有杻,隰有蓼。
子军驷𩤃,驾言游矣,见子之母。
原有桑,隰有唐。
子车驷黄,驾言行矣,见子之兄。
子涉渭矣,渭水浟浟。
我思见子,安得北流。
子涉渭矣,渭水沛沛。
我思见子,安得北逝。

何景明的《原有楚·赠韩子也》是一首富有情感色彩的四言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诗句原文
    原有楚,隰有苦。
    子车驷牡,驾言徂矣,见子之父。
    原有杻,隰有蓼。
    子军驷𩤃,驾言游矣,见子之母。
    原有桑,隰有唐。
    子车驷黄,驾言行矣,见子之兄。
    子涉渭矣,渭水浟浟。
    我思见子,安得北流。
    子涉渭矣,渭水沛沛。
    我思见子,安得北逝。
  2. 译文解析
  • 原有楚,隰有苦:这句描绘了楚国的土地及其上生长的苦味植物,象征着友人家乡的艰苦环境,同时也可能隐喻着朋友生活的不易。
  • 子车驷牡,驾言徂矣:描述了驾车的人(可能是友人)出发去往友人家中的情景。“徂”意为往、去,这里传达出一种离别的不舍。
  • 原有杻,隰有蓼。 :“杻”是一种植物名,“蓼”也是一种。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友人家附近生长的某种植物,或者是在比喻友人生活中的某些困扰或不顺心的事。
  • 子军驷𩤃,驾言游矣:“军”指的是战车,“𩤃”同“骓”,也是战车的一种。这句可能是说友人乘坐战车出游的场景,反映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
  • 原有桑,隰有唐:再次提到了桑树和一种名为“唐”的植物,可能是在暗示友人家乡的自然美景或是某种希望与美好。
  • 子车驷黄,驾言行矣:“黄”在这里指战车的颜色,可能是友人的车辆颜色。这句描绘了友人外出时的装束或行为,显得庄重而正式。
  • 子涉渭矣,渭水浟浟:友人渡过渭水的情景,这里的“浟浟”形容水流缓慢而平静的样子,可能寓意着对友人的牵挂和思念。
  • 我思见子,安得北流: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与友人相见,但却只能遥望他向北流动。这里的“北流”可能暗指友人离开的方向。
  • 子涉渭矣,渭水沛沛:同样描绘了友人渡河的情景,“沛沛”形容河水浩大,可能寓意着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1. 诗句关键词注释
  • 原有楚:指楚国的土地,可能寓意着友人家乡的原生态自然风光。
  • 隰有苦:隰为低湿之地,苦可能指某种不喜之物,也可能象征生活艰辛。
  • 子车驷牡:子车指驾车之人,驷牡可能指四匹马拉的车,这里可能是在描绘出行的场景。
  • 驾言徂矣:徂即往、去,表示出发的动作。
  • 原有杻:杻为一种树木名,可能在此处借代朋友家乡的某处特产或景物。
  • 隰有蓼:蓼为一种草本植物,可能在形容友人家乡的自然环境或某种情感。
  1. 赏析
  • 情感深沉: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对友人家乡的描述以及对朋友的出行场景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友人深深的怀念和关切之情。
  • 意象鲜明:诗中的意象鲜明且具象,如“原有楚”、“隰有苦”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形象。
  • 韵律和谐:这首诗押韵严谨,每一句都遵循了固定的韵律模式,这种韵律的使用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 语言简练:尽管这首诗的用词较为简练,但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极为精准,既符合语境又富有表现力。

《原有楚》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的诗作,也是一首蕴含哲理的佳作。它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韵律设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艺术美感。这首诗不仅是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也是现代人学习和欣赏的对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