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雀莫罗燕,燕飞在高殿,殿高且深谁得见。主人垂幕高殿中,燕来徘徊不敢通。
杨花落,燕出啄,童子张罗逐黄雀,黄雀入罗燕入幕。
【注释】
莫罗燕:即“莫罗雀”。
罗雀:捕鸟用的网。
燕飞在高殿,殿高且深谁得见。
殿:指高高的殿堂。
谁得见:谁能看得见它?
主人垂幕高殿中,燕来徘徊不敢通。
主人:指宫殿的主人,也指作者自己。
垂幕:垂下帐帘。
徘徊:来回走动,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
【译文】
莫罗雀,莫罗雀,燕子在高高的殿堂上飞,殿堂又高又深,谁能看见它呢?
宫殿的主人垂下了帐帘,在高高的殿堂里,燕子飞来飞去地徘徊着,不敢通过。
杨花落,燕出啄,童子张罗逐黄雀,黄雀入罗燕入幕。
杨花:指落在地上的柳絮。
童子:年幼的人。
张罗:张开罗网。
逐黄雀:追逐飞来飞去的黄雀。
黄雀入罗:黄色的鸟落入罗网。
燕入幕:燕子飞入帐幕。
幕:指帷幕,这里指屋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燕子为题,托物寄兴,寓意深远。《全唐诗》录此诗于卷五百九十八,共三首。第一、二句写春日景象:“罗雀莫罗燕,燕飞在高殿;殿高且深谁得见?”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燕子从低空飞过,落在了殿堂的高墙上,那殿堂又高又深,谁也看不见它们。第三、四句描写燕子在高殿中的活动情形:“主人垂幕高殿中,燕来徘徊不敢通。”主人在殿堂里垂下帷幕,但燕子飞进飞出地盘旋着,不敢通过。第五六句是写燕子与黄雀的斗智斗勇:“杨花落,燕出啄,童子张罗逐黄雀,黄雀入罗燕入幕。”杨柳的花絮飘落下来,燕子飞出来啄食,小童子张罗捕捉黄雀,但黄雀却钻进了罗网,燕子却飞进了帷幕。最后两句是写燕子的归宿:“杨花落,燕出啄,童子张罗逐黄雀,黄雀入罗燕入幕。”杨柳的花絮纷纷落下,燕子又飞出来啄食,小童手持罗网追赶黄雀,但黄雀却钻入了罗网,而燕子则飞入帷幕。
这首诗写的是庭院中的景物,但诗人并没有直接写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前两句写了燕子飞翔在高高的殿堂上的情形,后两句写了燕子飞进飞出的情景,都写得十分含蓄。最后两句才点明了燕子最终进入帷幕。整首诗写得非常曲折有致,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