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仆饥时懒,家贫愿一金。
暄寒惟裋褐,风雨屡长吟。
江阔秋生蚤,城高雾隐深。
从来爱幽意,移竹间花林。
【注释】
童仆:仆人。僮仆,古称小奴、小厮,这里指仆人。家贫:家境贫寒。愿一金:指求取一斗米。裋褐:粗布短衣。暄寒:暖热与寒冷。长吟:长啸。江阔:指江河之水宽广。秋蚤:秋天的蝉。城高雾隐深:形容地势高峻,云雾缭绕。爱幽意:喜好幽雅的情致。移竹间花林:把竹子移栽到花木丛中。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雨后散步的时候,随意写下的。诗中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在贫困生活中所追求的一种清高脱俗的生活理想。
首联“童仆饥时懒,家贫愿一金”,写主人翁贫穷到了极点。童仆(即仆人)饥饿时懒得做事,而诗人自己则连一斗米也嫌少。“童仆”二字写出了仆人的穷酸相,“饥”字更显出了仆人的无奈,“懒”字写出了仆人的倦怠,“家贫”则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穷困状况,“愿一金”则写出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极度不满。
颔联“暄寒惟裋褐,风雨屡长吟”,“裋褐”是指用粗丝织成的衣服,这里代指简陋的衣物,“长吟”则写出了诗人的愁闷,“风雨屡长吟”则进一步写出了诗人的苦闷,这里的风雨不仅指自然环境,还有诗人内心的苦闷。
颈联“江阔秋蚤,城高雾隐深”,这是诗人眼中的景色。他站在高处,看到江面辽阔,秋风萧瑟,而城市却被浓雾所笼罩。这里的“秋蚤”是指秋季的蟋蟀声,“城高雾隐深”则写出了城市的繁华,与诗人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尾联“从来爱幽意,移竹间花林”,这是诗人的感慨。他曾经喜爱过幽静的环境,所以他才会把竹子移栽到花木丛中。这里的“幽意”既指环境的幽静,也指诗人内心的情感。这里的“移竹间花林”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他的穷困、苦闷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深深地刻画了出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情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