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竹分清影,接篱卷洞圆。
丛疏风淅淅,叶密露涓涓。
捣药宜晨坐,抛书向午眠。
谁知幽僻地,自有野人天。
【注释】:
- 丛竹洞:形容竹子丛生的样子,好像一个个小洞。
- 连竹分清影,接篱卷洞圆:意思是说竹林连在一起,影子分成两段,篱笆和竹丛相接,形成了一个圆形的孔洞。
- 丛疏风淅淅,叶密露涓涓:意思是说竹丛稀疏,风吹过的声音细碎;树叶密集,露水从树叶上滴落下来。
- 捣药宜晨坐,抛书向午眠:意思是说早晨可以捣药,中午可以休息。
- 谁知幽僻地,自有野人天:意思是说不知道这个地方是多么的偏僻,但这里自有它的自然天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竹子的诗。全诗通过描绘竹林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连竹分清影,接篱卷洞圆”,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竹林的景象。竹子相连,形成了一片清雅的景象,仿佛是一个个小洞。这一句中的“清影”和“卷洞圆”都是对竹子的形容。
接下来的句子“丛疏风淅淅,叶密露涓涓”,诗人继续描述竹林的景色。竹子丛生,风穿过时发出细碎的声音;树叶密集,露水从树叶上滴落下来。这两句诗中,“淅淅”、“涓涓”都形容了声音的细微。
第三句“捣药宜晨坐,抛书向午眠”,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竹林的生活场景。清晨,可以捣药;中午,可以休息。这里的“捣药”和“午眠”都是对竹林生活的一种想象。
第四句“谁知幽僻地,自有野人天”,诗人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独特感受。他不知道这个地方多么偏僻,但这里自有它的自然天地。这里的“幽僻地”和“野人天”都是对竹林的独特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竹林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展示了竹林与世俗生活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