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江乡老此身,柴门长闭任家贫。
云霄放鹤浑闲事,风雨看花又一春。
抱玉几年终献楚,怀书垂老莫于秦。
昨朝忆共接舆醉,竹下狂歌见性真。
【注释】
①柴门:指简陋的茅屋。家贫:家中贫困潦倒。②云霄:天空。看花又一春:意思是看到春天的花,又有了一年的春天。③抱玉:抱玉之志,比喻怀璧其罪。献楚:指屈原。楚国人,曾怀王梦与共醒醒相约共为国殉难,事见《史记·屈原列传》。秦:指秦国,因秦始皇曾焚书坑儒,所以这里用秦代的典故。④接舆:春秋时楚国狂士,以狂傲不羁著称。他常唱:“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矣哉!今其将至矣!”⑤性真:本性纯真无邪。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自述漂泊江湖的身世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情厚谊,并表达了他希望在故乡得到重用的渴望之情。
首联“漂泊江乡老此身,柴门长闭任家贫。”是说自己飘泊在外,终年住在江南水乡,过着清贫的生活。这一句中,诗人运用了一个生动的意象——“柴门”,它既代表了诗人所居之地的环境,也反映了诗人生活的状态;同时,“柴门”又是诗人精神寄托的象征,因为只有“柴门”才最能代表他的心声,也最能代表诗人的精神风貌。
颔联“云霄放鹤浑闲事,风雨看花又一春。”诗人用“放鹤”“看花”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他对人生的态度。他认为人生的短暂就如同四季更替一样,每一个季节都有它的独特之处和意义。因此,无论遇到何种困境和挫折,他都要坚持自己的信仰,保持乐观的态度,勇往直前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颈联“抱玉几年终献楚,怀书垂老莫于秦。”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怀抱着一颗赤诚之心,希望能为楚国出力,但遗憾的是我至今未能如愿以偿。而我现在虽然已经年华老尽,但我仍然怀揣着自己的抱负,想要为国家效力。
尾联“昨朝忆共接舆醉,竹下狂歌见性真。”这句诗的意思是:昨天我曾经梦见过一个名叫接舆的人,他在竹林之中与我畅饮高歌,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快乐。这里的“竹下”指的是诗人曾经居住过的草堂,而“接舆”则是诗人的朋友、同僚或志同道合者。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诗人内心世界的机会,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