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秋风动薜萝,十年江客意如何。
酒肠方大黄金尽,世事才知白发多。
月冷却怜孤鹤怨,天寒谁听饭牛歌。
平生还爱於陵子,用拙为园老一蓑。
【注释】
- 城上:指江边。秋风动薜萝:薜萝是多年生蔓草,秋风吹动后,枝叶摇落。
- 黄金尽:形容酒量很大。
- 冷、天寒、谁听:都是说天气寒冷,无法听到。
- 於陵子:春秋时人。《论语》载:“孔子游於圃田,市人皆观之,仲尼恐观者之忘其所而,乃命从者设礼以待之。”《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鲁,“道从泗水反,与於陵居处期年,半岁,子赣过之,与时俱学,习於诗书,子赣知之,欲留之。”
- 用拙:指生活清贫。
【赏析】
诗人在江州十年,饱尝漂泊生涯的苦闷。这首诗就是写他在此时此地的所思所感。开头二句,首联点出“酒”和“风”,颔联写“酒”和“事”,颈联写“酒”和“月”,末联写“酒”和“天”。
“城上秋风动薜萝,十年江客意如何?”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城头上一阵秋风把薜萝吹得簌簌作响,诗人想了整整十年的漂泊生涯究竟怎么样呢?“城上秋风”、“薜萝”点出了地点和环境;“动”二字则写出了秋天的气氛。“薛萝”是一种蔓藤植物,秋天的时候,它容易随风摇曳,故称“动”。诗人在这里用了拟人手法,将薜萝人格化,好像它能听懂人语一样。“十年江客”说明诗人在江州已经度过了十个年头;“意如何”表明诗人对于十年的江州生涯感到茫然若失,心中充满疑问,不知自己的遭遇究竟怎样。
“酒肠方大黄金尽,世事才知白发多。”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他酒量很大,可是十年来却一贫如洗,他终于明白,原来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已老迈不堪了。“酒肠方大”是指酒量很大;“黄金尽”是指贫穷;“世事才知”是指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白发多”是指自己年华渐老。这两句是说诗人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才真正领悟到人生的虚无和无奈。
“月冷却怜孤鹤怨,天寒谁听饭牛歌。”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月色清冷,我不禁为孤鹤鸣叫而感到怜悯。寒天里,谁还听得见那黄牛的叫声呢!诗人在这里通过孤鹤的哀鸣和黄牛的叫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担忧和对前途的忧虑。这两句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性词语。孤鹤鸣叫,使人怜惜;黄牛叫声,无人倾听;月色清冷,寒气逼人;天寒地冻,万物凋零。这些景物都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凄凉。
最后一句“平生还爱於陵子,用拙为园老一蓑”,“于陵子”是春秋时期楚国隐士於陵子,此处借指隐逸之士。“用拙为园老一蓑”意为诗人虽然一生贫困潦倒,但仍然喜欢隐逸的生活方式,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就像一位隐居山林的老农一样。
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