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稗藏鸭楚水秋,碧云摇海结新愁。
晚风忽动芙蓉渚,斜日还寻杜若洲。
白发萧疏歌宝铗,黄金零落恕貂裘。
梧桐露下自消歇,千里相思明月楼。
【解析】
本诗首联写景,诗人在荆州南门的壕上看到秋日傍晚的景色:蒲稗(一种植物)丛生,藏匿着成群的鸭儿;楚水(长江)之畔,碧云低垂,结起了新愁。颔联写诗人登临所见之景,晚风乍起,荷花盛开的渚上,芙蓉(荷花)飘摇,夕阳斜照,杜若(即杜蘅,一种香草)洲头。颈联写诗人所感之情,白发萧疏,歌声如宝铗(宝剑),但黄金零落,貂裘已失,不禁感慨万分。尾联写诗人所感之情,梧桐露下自消歇,千里相思明月楼。赏析:①首联描写了秋晚时节,诗人登上荆州南门的壕上所看到的自然风光。“蒲稗”“楚水”,交代了地点和背景。“碧云”“新愁”写出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感受。②颔联写登高所见之景,“芙蓉”、“杜若”点出季节。“晚风”“斜日”写出了时间。③颈联由景入情,诗人登高时所见美景,触动了他心中的情感。“白发”、“黄金”是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描述,而“宝铗”、“貂裘”则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感慨。④尾联写诗人登高后的心情,“梧桐露下自消歇”是诗人对景物的观察和感受,而“千里相思明月楼”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
【答案】
译文:
秋季黄昏,我来到荆州城南门的壕上,只见满眼都是秋日傍晚的景色:蒲稗丛生、鸭儿潜藏、楚水之畔、碧云低垂、结成了新愁。荷花飘摇在晚风中,夕阳斜照,杜若洲头。我的鬓发稀疏,歌声像宝铗一样铿锵有力;但黄金已零落殆尽,貂裘已失去。梧桐树下,露水滴滴落下,也难以消磨我内心的忧愁,远在千里之外思念着我那明月楼上的亲人啊!
注释:
①荆州:地名,今属湖北。南门:指荆州城门。壕:城墙外的护城河。
②蒲稗:一种生长在水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可食,叶可做饲料。
③楚水:指长江。
④碧云:青黑色的云。
⑤新愁:新的烦恼或忧愁。
⑥芙蓉:荷花别称。
⑦宝铗(jiè):宝剑的美称,这里借指剑。
⑧金:通“箭”,箭袋。
⑨杜若:一种香草名。
@萧疏:稀疏,不浓密。
⑩宝瑟:乐器名,瑟的一种。
?黄金:指钱财。
⑩辜(kuī)裘:指用皮革制成的皮衣。
- 梧桐:落叶乔木,其叶似桐叶而较宽,秋季开黄白色花。
19.消歇:消失消散。
20.明月楼:地名,故址在今四川江油县北。